黄瓜冷害的症状有哪些?

浏览次数:7

黄瓜为喜温蔬菜,耐寒力弱,气温低于10℃就会受害;低于5℃,生理机能即可出现障碍,导致明显减产。冬春季节,低温冷害是影响黄瓜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轻者减产12%-15%,重者减产达30%以上。

冷害的典型症状

冬春季气温骤降或遭遇连阴天时,常常引起大棚内温度过度下降,致使黄瓜植株受低温伤害,黄瓜植株会表现出多种生理异常。

叶片下垂:夜温在15℃以下时,黄瓜植株就会表现叶片下垂,叶片周缘起皱纹。低温下发育的叶子缺刻深,叶身长,像枫树叶子状。

虎斑叶:低温下叶面呈现虎斑状,即主脉间叶肉褪绿变黄,瓜条膨大受阻碍。这是由于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时地向外部运转,在叶内沉积下来所造成的。严重时整个叶子会随之黄化。如果温度回升能维持一段时间,碳水化合物能顺利而充分地转换时,果实便可顺利膨大,叶片也能慢慢恢复。

水渍症状:低温危害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大棚湿度大而较少通风时,叶背面会出现水渍症状。这是由于夜间气温低,尤其是地温尚高时,细胞里的水分流到了细胞间隙中而引起的。植株长势好时水渍状可在太阳出来后消失。但若植株衰弱或完全衰弱时,白天温度升高水渍状也不消失,这样几经反复,就会造成细胞死亡,叶子枯死。

龙头呈开花状:生长发育和温度正常时,从侧面看龙头则呈棉花蕾状,两片嫩叶围着顶芽。但若夜温低,地温低(肥料不足)时,龙头呈开花状,即两片应围着顶芽的嫩叶展开,顶芽伸出。龙头呈开花状时,开花节位距顶端仅20—30厘米。

焦边叶:主要发生在上部叶片。在连阴天时间长,地温下降剧烈时,若土壤水分过大,植株就会发生沤根现象。沤根后长出的新叶会出现焦边。

(来源:北方蔬菜报种植宝典)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