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又称卡他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本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部疾病。临床上以细支气管和少数肺小叶的肺泡内充满上皮细胞、白细胞等炎性渗出物为主征,多呈现驰张热、咳嗽、呼吸加快以及肺部听诊有异常呼吸音。
本病多发生于犊牛和体弱牛群,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
一、病因
通常在奶牛遭受风寒感冒和饲养不当而使牛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可发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此外,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因素的作用,如吸入尘埃和刺激性氨和毒气、烟雾等,直接对肺刺激也可引发炎症。又如牛营养缺乏,幼弱老衰、维生素A和矿物质缺乏等,也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继发性病因,常见的有恶性卡他热、结核病、口蹄疫、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等,病原菌借血液或淋巴途径侵入肺部引发炎症。
二、诊断要点
临床症状。病初呈现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如咳嗽、流鼻液等。先为痛性短咳,以后随着渗出物肺变稀变多,则转为湿咳、长咳,而疼痛也减轻。两鼻孔流出浆液性后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鼻液。随着病势发展而侵害肺脏时,病牛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缓慢,粪干而量少,有的出现腹泻,泌乳性能明显降低。体温升高达40-41℃,呈弛张热(间歇热),呼吸浅表,呼吸数为40-90次/分钟,站立时头颈直伸,鼻翼扇动,甚至张嘴呼吸,咳嗽频繁、低弱而呈湿性。脉性细而弱,心跳加快(90-100次/分钟)。可视黏膜发绀。肺部听诊:病区肺泡音减弱或消失,病灶周围处肺泡音粗厉,发出支气管呼吸音或捻发音;肺部叩诊:病区呈半浊音或浊音(实音),其周围处呈鼓音。X射线检查:肺边缘模糊不清,在肺的前下部可见有数目不定的散在性病灶。
实验室检验: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白细胞增多(约20000个/立方毫米)。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均减少。
尿液pH值在7以下(呈酸性),尿蛋白定性呈阳性反应。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纤维蛋白性肺炎(即格鲁布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牛巴氏杆菌病(即牛出血性败血病)、牛肺疫(即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结核病等,加以鉴别。
1、纤维蛋白性肺炎。本病是由于多数支气管、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物所致的急性肺炎。病牛体温升高达40-41℃以上,持续5-6天退至常温(属稽留热型)。从鼻孔流出铁锈色鼻液,多数病牛则取定型经过,即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期。个别病牛为非定型经过,呈现肺脓肿和肺坏疽,预后不良。
2、牛巴氏杆菌病。本病主要是由多杀巴氏杆菌和溶血巴氏杆菌引发的各种畜禽传染病的总称。在牛即为牛出血性败血病。以高热、肺炎、炎性水肿、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等为特征。
本病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致病菌而发病,在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也可由内源性病菌感染发病。临床上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3种。败血型多在12-24小时内,由于高度衰竭而死亡。水肿型除全身症状外,病牛多在头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发生迅速扩散的炎性水肿,病程多为12-36小时。肺炎型在牛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纤维蛋白性胸膜肺炎症状为主,如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干咳且痛,流泡沫样鼻液,后变为脓性鼻液。胸部叩诊有痛性反应和实音区,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水泡性杂音,偶尔听到胸膜摩擦音病初便秘,后腹泻。病程3-7天。
通过肝、脾触片或心血涂片镜检,可检出呈两极染色、革兰氏阴性的病原菌。
三、防治措施
1、治疗:对病牛应加强看护,单独饲养,同时应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青霉素、链霉素,或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如对其有耐药性时,还可用新霉素5-15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7日为一疗程。四环素5-12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每日2次。或用卡那霉素6-12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或土霉素5-10毫克/千克体重,溶于盐酸土霉素专用溶液50毫升中,静脉注射,每日2次。或应用磺胺二甲嘧啶200毫克/千克体重,经口投服,每日1次,连续3-5日为一疗程。
此外,可根据病情采取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补液和促进渗出物的吸收等。临床上常用撒乌安合剂,具体配方如下: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10%水杨酸钠注射液100毫升、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30毫升和20%安息香酸钠咖啡因注射液10毫升,混合后静脉注射,酌情可连用数日,疗效较理想。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给牛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牛舍保持清洁、干燥、温暖和通风,饲料品质良好,营养全价,饲喂方法科学等,以增强牛群体质,提高牛群抗病力。奶牛场要加强牛群例行的兽医防疫措施,定期检疫、消毒和防疫注射。
(黑龙江省拜泉县大众乡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