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由此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奶牛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时则使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一、病因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在停奶时未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占泌乳期乳房炎发病率的53%。
干奶期乳房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⑴奶牛妊娠生理的影响。泌乳母牛妊娠后期乳腺机能发生变化,泌乳量降低,在分娩前乳腺细胞要进行正常的更新修复。停奶过程中,从停奶的第一天开始到产前这一期间,奶牛的生理机能和乳房的生理机能发生相应的一系列变化,而导致免疫机能下降。⑵人为因素的影响。通常妊娠母牛在产前60-75天开始停奶,停奶时由于人为地减少挤奶次数,限饲、限饮,人工抑制奶牛泌乳,使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为增加乳房内压,抑制泌乳,乳房内留有剩余乳汁,病原体侵入后能迅速繁殖而致病。⑶奶牛乳房生理机能发生应激反应。干奶初期奶牛的乳房出现轻微肿胀、温度升高,分娩前和分娩后乳房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等。⑷停奶初和分娩后乳成分的变化。干奶期的奶牛,特别是停奶初期和分娩后,奶牛分泌的乳汁数量少而浓稠,难以挤尽。分娩前10天左右,奶牛乳头开始变粗、松驰,防御能力下降。⑸干奶期由于奶牛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牛体卫生及环境卫生条件不良则直接导致感染率增加。⑹饲养管理不当。奶牛营养供应不足或不平衡,则引起奶牛机体抵抗力下降。
二、防治措施。根据在干奶期开始和结束时奶牛乳房机能变化的特点,对某奶牛场的奶牛在干奶期采取了如下防治措施。
根据预产期推算,干奶前7天,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隐性乳房炎检测为阴性的牛和阳性反应牛经Ⅰ治疗后转为阴性者,在最后一次挤奶后每个乳区注1次本公司生产的“乳炎康”(干乳期)1支(或用长Ⅰ效普鲁卡因青霉素10毫升),并轻揉乳房使药液分布均匀,并用我公司的“护乳宝”浸泡乳头,形成保护膜以封闭乳头。在停奶后的10天内每天检查1次乳房是否有红、肿、热、痛及漏奶现象,并用“护乳宝”药浴乳头。若出现上述体征,可把乳汁再次挤尽,按第1次药物停奶方法进行第2次停奶。
进入干奶期后,奶牛乳房会正常萎缩,10天后可转入专人管理的定额群饲养。按照干奶期奶牛饲养标准,根据生理机能需要设置饲料选配方案,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并每星期检查1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治疗时可用长效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1次。将干奶期奶牛集中并由专人饲养,可避免互相打斗或被其它牛顶伤,减少对乳房和胎儿的伤害。
奶牛进入围产期后,产前1星期喂服本公司的“蓝环清”100克,提高免疫力,并开始每天用“护乳宝”药浴乳头,防止病原菌侵入乳腺。这阶段发生乳腺炎应及时综合治疗,治疗时可用“乳炎康”(泌乳期),并根据情况配合全身治疗。
治疗奶牛干奶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泌乳期治疗有效得多,但治愈率估计不一,药物较少稀释,药物在乳房内持续时间长,加之细菌较少产生抗药性都有利于治愈效果。因L-型菌存在,间歇性排菌或细胞内存在少量微生物都可能使治疗的细菌培养显示阴性。假如能成功地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有的乳区都应该用针对牛群优势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敏感的抗生素加以治疗。
奶牛产犊后,应马上补钙,可用本公司的葡萄糖酸钙(可饮水和静注)加入麸皮、红糖水喂服。并检查乳房情况,产后1星期有条件的可检测隐性乳房炎,并口服“蓝环清”100克。进入泌乳期每月定期口服蓝环清100克,可预防乳房炎和酒精阳性乳。
我们采用“乳炎康”对该场干奶牛进行防治的效果为:干奶期117头母牛中没有乳房炎患牛;产犊时的117头母牛,仅有6头(占5.13%)感染乳房炎。而没有对干奶牛采取防治措施的干奶期134头母牛中,有12头发生乳房炎(占8.96%);产犊时的122头母牛中有42头(占34.43%)新感染乳房炎。
三、小结。通过采取干奶期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以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显著降低。奶牛分娩后初乳期乳房炎的发病率从没有采取干奶期防治措施前的34.43%下降为5.13%,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奶牛分娩后的个体产奶量明显增加,产乳高峰期没有受到影响。
另外,由于这些干奶期采取防治措施的奶牛,产后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等,初生犊牛能及时吃到母体的健康初乳,大大提高了犊牛的免疫功能,抗病能力增强,使犊牛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成活率提高。
(156100黑龙江省富锦市二龙山镇畜牧兽医站刘付国;黑龙江省富锦市砚山镇畜牧兽医站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