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细菌性软腐病发生规律

浏览次数:30

胡萝卜细菌性软腐病主要为害地下部肉质根。田间或贮藏期均可发生。在田间,病株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根部染病,初呈湿腐状,后扩大,病斑形状不定,周缘明显或不明显,肉质根组织软化,呈灰褐色,腐烂汁液外溢,具臭味。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病根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土杂肥内存活越冬,成为本病初侵染源。病菌可借小昆虫及地下害虫或灌溉水及雨水溅射传播,从根茎部伤口或地上部叶片气孔及水孔侵入。在南方菜区,田间寄主终年存在,病菌可辗转传播蔓延,无明显越冬期。通常雨水多的年份或高温湿闷的天气易诱发本病。地下害虫为害重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1)重病区或田块宜实行与葱蒜类蔬菜及水稻轮作。(2)难于实行轮作的地块宜667平方米增施石灰100-150kg。深翻晒土或灌水浸田一定时间落干后再整地。采用高畦种植。施用有机活性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及时防除地下害虫。有条件的使用除草剂除草以尽量减少伤口。(3)加强检查,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随时挖毁,并撤石灰或淋灌病穴。(4)收获时轻挖轻放,尽量减少伤口,采收后晒半天,入窖后严格控制窖温在10℃以下、相对湿度低于80%,可减少发病。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