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华现任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中国奶牛协会饲料营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教授强调,要实现奶牛高产,一要保证粗饲料的质量,做好青贮饲料;二要提防隐形乳房炎,平时做好体细胞的检测;三要做好奶牛育种改良。而将来奶牛业的发展,必将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的道路。
优质青贮饲料,是奶牛高产的基础在北方,玉米青贮是养殖奶牛的主要粗饲料。现在大多数奶牛养殖户,都意识到了用全株玉米做青贮的重要性,但多数质量不佳,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铡得太长,不均匀。王中华教授建议,在操作中,铡段应以1厘米左右为宜。在铡之前,有一道滚轧程序,将玉米粒轧碎,此外,全株玉米青贮的水分不宜过高,干物质应超过25%。
青贮窖的设计也不能因陋就简。半地下室的青贮窖不方便的地方在于,易存水,易腐烂,取料不方便。但在地上建青贮窖,墙体应做成梯形,下宽上窄,墙体内可加钢筋。再者,应注意青贮窖的大小、宽度。适当的宽度是,能保证每天的饲料能消费10到15厘米。
王教授说,要防范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问题,关键在存贮、取用等环节。
隐形乳房炎预防,要检测体细胞隐性乳房炎表面看不出症状,但却可以明显影响奶牛产奶量,体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奶牛有没有患上隐性乳房炎。一毫升牛奶中,体细胞数量一旦超过20万个,就说明奶牛乳房就有一定程度的感染。一些规模化奶牛场则对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放低了“门槛”每毫升50万个以下。
国外的奶牛每头每年产量能到10吨,而在国内,不少奶牛产量只在五六吨。王教授说,要在提高产量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要能提高粗饲料质量,防好隐性乳房炎,每头奶牛再多产一吨奶不成问题。
实现奶牛良种化,对奶牛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奶牛品种改良,和提高繁殖率是两回事。种的改良是个系统活儿,必须在奶牛群体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选育技术,才能使奶牛群得到整体的遗传改良。期间还要做好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定期良种登记,公牛的后裔测定等。
王中华教授表示,要实现奶牛的高产,保证奶牛品种优良,这才是着眼于根本的长久之计。
有专家曾说,奶牛业是畜牧业中技术、资金、劳动力密集,资源利用节省潜力最大的。奶牛养殖对畜牧技术的要求相当高,对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要求也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