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麦、油菜病虫害:中等发生麦类赤霉病该病为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我省淮南地区每3~5年就有1次3级以上流行,全省发生程度已连续4年在3级以下。预计2008年全省麦类赤霉病发生程度在2~3级,苏南局部地区为4级,发生程度比2007年提高1级;发生面积在1200万亩,比2007年增加20%。麦类纹枯病淮北等地秋播用种量大、田间麦苗密度高,秋季气温偏高,冬前植株生长量大;加上春季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冻害,植株抗病性降低,有利于春季发病。近几年麦类纹枯病发生程度维持在3~4级。预计2008年全省麦类纹枯病发生程度达3~4级,淮北地区达4~5级,发生面积达2200万亩,均与2007年相近。麦类白粉病近年来麦类白粉病发病不断加重,尤其是沿海北部及淮北麦区发生程度维持在4级左右。预计2008年全省麦类白粉病发生程度达3级,其中淮南地区为2~3级,淮北地区为4~5级,发生面积达2000万亩,均与2007年相近。蚜虫预计2008年全省麦穗蚜发生程度达3~4级,其中淮南地区发生程度为3级,淮北地区为4~5级,发生面积达2500万亩,均与2007年相近。油菜菌核病该病为气候型病害。近几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维持在2~3级,但田间菌源充足,主栽品种抗病性差。预计2008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达2~3级,比2007年提高1级;发生面积达600万亩,比2007年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