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蕾期的管理要点

浏览次数:20

今年棉花播种时由于气温比常年偏低,播种时间普遍比往年推迟了5~7天,所以,棉田出苗情况整体较好。为了管好棉田,笔者把对棉花苗、蕾期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与大家交流。

一、及时间苗出苗后1~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每穴可留2棵苗,以防每穴棉苗过多,挤在一起生长,争光争肥,形成高脚苗、弱苗。3~4片真叶时及时定苗。

二、早防苗期病虫调查发现,5月上旬,棉田常受到棉蓟马的危害,尤其与果园相邻的棉田危害较为严重,有的棉苗心叶已被棉蓟马危害掉,形成无头苗,而且棉田也有棉蚜发生。再由于近日来天气干旱少雨,棉田的地头路边和挨麦田地块也有红蜘蛛的发生,应及时防治,可用5%啶虫脒1000倍液+毒死蜱1500倍液+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加入80%多菌灵1000倍液,可减轻棉苗立枯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三、封土保墒棉苗间苗后及时封土,能起到保水保墒作用,同时也能减少膜下的杂草生长。

四、中耕促长对棉田及时中耕,一般棉农都懒得中耕,认为只要不下雨,地里没草就不用中耕,中耕起不到多大作用。其实中耕不但能起到除草作用,而且还能起到保水保墒,提高地温的作用,促使棉苗根系下扎,促进壮苗早发,减少病害的发生。

五、遇旱浇水棉花苗期一般不需要浇水,可谓“蹲苗”,以防形成高脚苗、弱苗,容易倒伏。但如果干旱严重时,可浇小水,不可大水漫灌,否则容易发生枯、黄萎病,浇水后及时中耕。

六、早治棉盲蝽一般年份棉盲蝽在6月上旬就进入棉田为害棉苗,所以笔者提醒棉农朋友一定要注意观察棉田,发现棉苗上部小叶有黑点时,及时喷施马拉硫磷1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聚酯1000倍液或毒死蜱1500倍液进行防治,以免棉株被棉盲蝽危害造成“破叶疯”和“多头棉”。喷药时最好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提高防治效果。

七、适时适量化控一般棉田在盛蕾期开始第一次化控,每亩喷施缩节安0.3~0.5克,应注意的是第一次化控要灵活掌握,对棉株要喷高不喷低,喷强不喷弱。对个别苗期长势旺盛的棉田,可根据个人的技术水平,在棉苗6~7片真叶时,也可每亩喷施0.1克的缩节安来控制株高。应注意的是缩节安在使用时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这样才能掌握用量的准确性。

八、推迟整枝整枝打杈一般在棉株出现果枝时进行,要适当推迟第一次打杈时间,因为棉株的叶面积越大,光合效率就越高,为棉株制造的营养就越多,棉株才能根深叶茂,提高抗病性。早发棉田可在打杈时一次性去除6月10日以前的蕾,可有效减少棉田烂铃,提高产量。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