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蝽危害棉花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浏览次数:16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田防虫用药大幅度减少,随之而来的盲蝽则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由于盲蝽怕阳光照射,喜在较阴湿处活动危害。不易被棉农发现,而延误了防治时机。因此,根据棉花被害症状,诊断盲蝽的发生和危害,及时采取措施,是防治棉盲蝽的关键所在。

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造成棉蕾铃大量脱落、破头叶和枝叶丛生,不同的生育期棉株被害状也不尽相同。被害叶面出现小黑点,7-10天后被害处出现裂缝或破洞,而成为破叶疯;幼蕾被害则由绿变黄,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中蕾被害则形成张口蕾,很快脱落;花被害不能正常开放而脱落;幼铃被害伤口呈水渍状黑色小斑点,重则僵化脱落;顶心或边心受害则形成扫帚棉。

防治方法:在棉盲蝽危害初期用10%除尽乳油2000倍,或20%灭多威乳油2000倍,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或10%氯氰菊酯乳油加25%辛·氰乳油按1:1比例混配1000倍喷雾。

以傍晚前后防治效果最好,同时注意棉田内外的杂草喷药防治。由于盲蝽成虫迁飞能力强,并以周围棉田统一防治为好。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