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花生白绢病

浏览次数:7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花生茎基部,其次为果柄及荚果。受害初期,茎组织软腐,表皮脱落,叶片枯黄,在阳光下叶片闭合,在阴天还可张开。随病情发展使整株枯萎而死。在土壤潮湿时,病部生出白色丝,呈绢状覆盖病部,有时能覆盖地面,并生成油菜籽状的菌核,初为白色,后呈黄土色,最后呈黑褐色。植株根茎部组织呈纤维状。

发病特点:该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一般分布于l~2厘米的表土层中。来年菌核或菌丝萌发,从植株的根茎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病菌主要靠流水、昆虫扩大传播,种子也能带菌。高温、高湿,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多雨年份发病重。特别是雨后立即转晴,病株可很快枯萎死亡。花生连作地发病重,春花生晚播和夏播花生发病轻。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精选良种,选择收获及时、晾晒良好的种子;提倡花生与水稻、小麦、玉米、甘薯等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花生收获后及时进行翻耕,减少菌源;科学施肥,苗期清棵蹲苗,提高抗病力。(张欣)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