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梅雨季节,强降雨天气频繁,各地可结合实际,细化生产救灾方案,落实生产救灾措施,以便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灾害损失。
一是清沟排水,除涝保苗。立即开机或人工排涝,抓紧清沟除渍,旱地力争在24小时去除田间积水,水田争取在72小时内现苗,确保作物正常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进一步理清田间沟系,做好“三沟”配套,预防二次涝渍。
二是查苗补苗,以稠补稀。对缺苗断垄的田块,通过移稠补稀或补种补栽等措施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三是增施速效肥,促进苗情转化。涝渍之后,秧苗长势较弱,土壤肥力流失较大,应及时增施速效肥料,适施磷、钾、钙,补足地力,促进苗情转化。
四是及时防病治虫。作物受涝渍后,植株素质下降,易受病害侵染。应加强病虫测报,适时防病治虫,控制病虫害暴发流行。
(贵池区科技特派员李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