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下旬以来,稻飞虱陆续从南方迁入我省,迁入虫量大,田间虫卵量高,波及范围广,为近年同期少见。为保障我省水稻生产安全,确保丰产丰收,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发动。据农业部门监测预报,四(2)代稻飞虱7月中下旬在我省呈现区域性大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000多万亩;五(3)代稻飞虱在8月中旬仍将重发,对我省水稻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稻飞虱防控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防控工作的紧迫感,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和虫口夺粮思想。各地特别是水稻生产区人民政府要将稻飞虱防控作为当前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组织发动,坚决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硬仗,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二、强化虫情监测,普及防治技术。各地要进一步强化稻飞虱监测工作,增加监测频次,加强面上普查,准确把握虫情,分类指导,科学防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明白纸、手机短信,以及召开现场会、开展技术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稻飞虱防控知识。要各级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片包干、划定责任,面对面的指导农民科学有效防控,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确保应防尽防,不留死角。
三、抢抓防治时机,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稻飞虱选用吡蚜酮、乙虫腈、烯丁虫胺、噻虫嗪、噻嗪酮、醚菊酯等高效药剂。淮河以南地区要抓住7月20日前后四(2)代稻飞虱卵孵化高峰期,突击普防一遍。沿淮迟单季稻区要注意加强监测,实行达标防治(1000头/百丛)。各地要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稻飞虱统防统治。要抓早治小,争取主动,实行专群结合,压前控后,科学防治,提高稻飞虱防控效率。要创新服务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病虫害防治。
四、落实防控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各地要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要建立防控督导责任制,确保病虫害防控工作组织到位、技术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强化防治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虫情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指导,争取防治工作主动权。财政部门要加大防治资金支持力度。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普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工商、物价、质监、供销部门要加强农药供应和市场监管,坚决杜绝伪劣农药、药械坑农害农,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