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重防稻纵卷叶螟

浏览次数:19

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今年全省单季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病程度将重于2008年和2009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在皖南、沿江大部分稻区偏重发生,其它稻区中等发生;水稻纹枯病全省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在洪涝区发生重于常年;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在局部地区单季晚稻偏轻至中等发生。

当前单季稻田间纹枯病发生普遍,近期发展速度快,部分地区病情重于近三年同期,白叶枯病、条纹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单季稻上已零星发生。据省植保总站测报科有关专家介绍,全省单季稻纹枯病发病情况各地差异较大,其中泾县、绩溪县、无为县、肥东县等地发病率较高。纹枯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常年发生较重。稻曲病近年来在我省感病品种上发生重,发生面积大,上升趋势明显。白叶枯病在我省东至县、桐城市等部分乡镇已出现发病田块,目测病情严重度3-4级,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目前我省种植的单季稻如两优6326、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皖稻86、宁粳3号、武运粳7号等大都不抗稻曲病等,大部分地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约为40%-60%,利于水稻病害发生和流行。据省气候中心预报,8月中旬以前,全省降水比常年偏多,气温略高,有利于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发生和流行。

省植保总站专家建议,农户在8月初主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前锋、纹枯病;8月上旬末--中旬前期,主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后峰,兼治纹枯病、细菌性病害。视水稻生育期适时预防水稻穗期病害,稻曲病在破口前10-15天、穗颈瘟在破口前3-5天用药,若遇阴雨天气,一周后再防治一次。

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当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50头,农户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阿维·氟酰胺、丙溴磷等;在防治纹枯病时,当病丛率20%,农户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井冈霉素;稻曲病适期预防,农户可选用井冈·蜡芽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农户可选用噻菌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素。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