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12日,安徽省植保总站在无为市召开全省夏秋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安农大植保学院、省农科院植保质安所、省气象局农气中心有关专家,部分市、县(市、区)植保测报技术人员参会。会议交流当前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基数,结合历史数据、夏玉米生育进程和气象预报等因素,对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研判,预计: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900万亩次。
一、发生趋势
预计:玉米病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900万亩次,其中玉米南方锈病大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次;茎腐病、瘤黑粉病、纹枯病等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穗腐病在沿淮淮北夏玉米主产区有加重发生趋势。
预计:玉米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其中草地贪夜蛾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二代玉米螟偏轻发生,三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次;三代棉铃虫偏轻发生,四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次;桃蛀螟、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00万亩、100万亩。预计二代玉米螟、三代棉铃虫卵孵盛期多在7月下旬,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卵孵盛期多在8月下旬。
二、预报依据
1.田间病虫害基数偏低。各地近日调查,草地贪夜蛾已在淮河以南8市22县(市、区)发生,百株虫量一般为0.2头-1.0头,平均为0.4头,较上年同期减少51.1%。一代玉米螟百株残虫量在临泉县、砀山县、利辛县、凤阳县、固镇县、萧县、太和县、阜南县等地为0.4头-3.3头,较近3年同期均值减少11.6%-68.9%。棉铃虫百株虫量一般为0.1头-0.5头,略低于近3年同期。桃蛀螟零星发生,病害未查见。
2.寄主和栽培条件适宜。玉米主栽品种大多抗病性不强,秸秆还田比例大,菌源逐年积累,加之玉米生长中后期田间郁闭,有利玉米病害发生发展。当前夏玉米正处于拔节期,植株嫩绿,利于害虫取食为害。
3.未来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据省气象部门预报,盛夏(7-8月)全省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7月中旬至8月上旬多晴热少雨天气,有伏旱发生,对棉铃虫、蚜虫等发生有利。淮北北部降水量偏多,利于病害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喜湿性害虫发生。影响安徽的台风1-2个,接近常年,利于玉米南方锈病扩散流行和草地贪夜蛾迁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