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市场供过于求谁之过

浏览次数:18

07年玉米种子市场严重供过于求。2006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490万亩,较05年增加近70万亩。由于大部分制种区气候适宜,全国产种量达到16亿公斤,较上年增加4.2亿公斤,远高于我们年初预期的12.9亿公斤。再加上06年度的有效库存3亿多公斤,那么,2007年度杂交玉米种子的总量达19.2亿公斤。而按全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4亿亩计算,需种量仅在10亿公斤左右!中国玉米种子生产陷入博弈论中典型的“囚徒困境”,种子公司都清楚近几年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的局面,但都心存侥幸,希望其他人削减制种量,而自己则大量制种以图获益。最过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这两年的明星品种“郑单958”。郑单958由四家产权公司经营,直接的结果是各方拼命制种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整体利益。06年的四家公司的总制种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私繁面积也有25万~30万亩,产种量在3亿~4亿公斤,还不包括06年积压的大量库存种子。大量的郑单958进入市场,经销商可能被迫进行低价倾销,从而对其他玉米种子价格造成压力。明星品种没有给经销商带来利益,反而给整个市场带来损害。表面上看农民从低价种子中得利,但从长期看,种子市场的不健康发展是有损于农民利益的。

严重过剩已经反映在价格的下降上。除个别小销量的品种之外,绝大部分玉米品种的价格在07年1-3月出现了10-15%的同比下降。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3月15日调查,在全国478个被查样本中,东北及黄淮海等区的307个样本的市场最高价平均9.6元/公斤,最低价平均9.1元/公斤,与去年同比下降1.2元/公斤;西南玉米区样本171个,市场最高价平均14.7元/公斤,最低价平均12.8元/公斤,与去年同比下降1~2元/公斤。

另外一个出人意料的负面因素是良种补贴政策。国家的良种补贴不断增加,但在某些地区却可能起到了淘汰良种的作用。良种的选定和量的决定权全在地方招标部门,而且要求统一供种100%。这种运行和利益机制导致地方保护严重,某些区域甚至出现大路品种淘汰新审定良种的现象,对于全国性种子公司而言极为不利。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压力前面,公司展现了优秀的营销实力,依靠“浚单20”等优秀品种,实现了销量的增长,但无奈市场整体压力巨大,收入增幅难以同步。

我们根据公司最新的销售情况和整体市场种子降价情况,下调公司07年玉米种子收入的增速至17%,并下调平均毛利率预测6个百分点至36%。

杂交水稻种子总量供应平衡有余。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50万亩,产种2.7亿公斤,制种面积与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加上上年种子库存0.8亿公斤,预计今年杂交水稻种子供应总量在3.5亿公斤左右。按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5亿亩计,今年需种量约3亿公斤左右,市场供需总量平衡略有余。因此公司的水稻种子销售较为平稳。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