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扬花遇雨 这些病害谨防

浏览次数:24

当前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已经进入了抽穗扬花期,部分麦田已经进入了籽粒形成和灌浆期。这个时期是小麦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18日起,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和连续阴雨天气。此环境下,可能诱发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最近,本报科技110创新工作室咨询电话频频,主要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白粉病、赤霉病和锈病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就此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陕西省植保协会副会长陈琳。

陈琳说,小麦白粉病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抽穗至成熟期危害最为严重。发病后光合作用受影响,严重时导致植株早枯,造成减产。小麦赤霉病影响小麦产量,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高温高湿环境下,小麦锈病容易发生。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穗部以下2~3片叶子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在叶片正面出现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的鲜黄色长条状病斑,像铁锈似的,呈虚线状,严重时导致小麦后期减产。

在谈到如何防治时,陈琳说,根据近年来的最佳防治经验来看,防治小麦赤霉病,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比如,一些地方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由于药剂产生抗药性,效果很不理想,就必须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别的杀菌剂。如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如果能配合阿尔比特等农药使用,效果更好。同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混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兼治白粉病、纹枯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全面阻止病害蔓延。防治白粉病,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亩,15%三唑酮可湿性粉100克/亩,12.5%烯唑醇可湿性50克/亩,进行喷雾防治。防治小麦锈病,可采用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戊唑醇悬浮剂或丙环唑乳油进行均匀喷雾,发病严重地块,加新型农药阿尔比特隔7天再喷一次。要依托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进行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此外,陈琳提醒农民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风来临之前浇水,以防小麦倒伏,同时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