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产区“烂麦头”将发生防治有方法

浏览次数:12

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五大小麦主产区播种面积约2.48亿亩。冬小麦面积约占国内小麦总面积的85%,五大主产区面积占比达68%左右、产量占比超过75%。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东北春麦区东部及华南冬麦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变化,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秋冬国内小麦播种面积3.628亿亩,赤霉病的发生面积接近三成。

眼下,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五大小麦主产区已经进入到了连续阴雨模式,而现在自南向北小麦开始抽穗扬花,在这样的条件下,赤霉病可能又要来了,而且会比去年来的凶猛。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有关专家给出了防治方案。

防治方法:1、抓住关键时期防治。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全面落实“见花打药”(扬花5%~10%)预防控制措施,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喷药。2、合理选药。选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600倍液,或55%苯甲·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配合阿尔比特等药剂进行防治。喷药时可添加98%磷酸二氢钾200倍液,不但能提高防效,还能防治早衰,增加千粒重。3、科学施药。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如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并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其喷药均匀,防治效果好。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