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要以防为主

浏览次数:27

小麦白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抽穗至成熟期危害最为严重。小麦发病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时导致植株早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症状表现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部位均可发生,以叶片和叶鞘受害为主,严重时也可浸染穗部。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淡黄色斑点,逐渐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粉状霉斑;后期变为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

发生规律越冬后的病菌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之间传播,以后逐渐向中、上部叶片发展,严重时可发展到穗部。发病适温15℃~20℃,高密度、高水肥和连阴雨天气有利于其流行。

防治方法可结合防治小麦吸浆虫、麦蚜,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喷透植株下部叶片。隔7~10天再喷1次,以增强防治效果。(梁玲)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