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

浏览次数:37

根据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规律,防治上要坚持“麦播期和蛹期土壤处理为主,穗期成虫防治为辅”的策略,严把“三关”,即麦播期、孕穗期(蛹期)和抽穗期(成虫期)的防治,力争把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具体措施如下:麦播期防治麦播前结合整地,用50%辛硫磷200~300毫升,兑适量水,均匀喷在20公斤细土或煤渣上制成毒土,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撒后立即耙平,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吸浆虫休眠体,同时兼治地下害虫。孕穗期(蛹期)防治在小麦孕穗期(吸浆虫蛹盛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将毒土顺麦垄撒施,并尽可能使其落入地表。施药后如无雨,应适当浇水,以杀灭吸浆虫蛹和即将羽化的成虫。所用药剂与播种期土壤处理的药剂相同。穗期(成虫)防治成虫期防治是保证当年小麦丰收,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成虫进入羽化高峰期后进行,每3~5天喷药一次。施药时间可选在下午6点左右,药剂可选用辉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也可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兑水喷雾或加适量水拌细土20~30公斤,或拌麦糠10公斤,均匀撒入麦田。此法可杀灭在麦垄间飞翔的成虫与穗内的幼虫,同时兼治穗蚜等害虫。成虫期防治要在严密监测虫情的基础上突出一个“早”字。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