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进入拔节期,植株抗寒能力下降,突然遇低温,植株温度下降至0℃以下,细胞间隙的水结冰,就会形成冻害;温度继续下降,细胞内结冰,可导致细胞膜破损,常造成死苗。麦苗受冻一般先从生长锥表现症状,生长锥初期为不透明状,以后萎缩变形。受冻叶片先变成暗绿色,像开水烫过一样,以后逐渐变黄、干枯。小麦中后期受冻,叶尖失绿变黄,干枯,严重的地上部干枯或整株死亡。冻害较轻的麦田,小麦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受冻后仍能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冻害稍重的麦田,小麦主茎和大分蘖的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呈水烫样,硬脆,以后青枯,茎秆、幼穗皱缩死亡。小麦春季冻害分为早春冻害和晚霜冻害,生产上以后者发生较多、受害较重。在2月下旬至4月份小麦冻害出现最多。一般来说,早播小麦比适期播种的小麦受害重,偏施氮肥的田块受害重;植株主茎受冻重于分蘖,低位分蘖重于高位分蘖。在土壤干旱的田块,会发生干冻,麦苗受害重。特别是生长较弱、茎基部裸露在地表的麦苗,更容易受冻,有时会整株冻死。冻害发生后,一般可造成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在暖冬年份,晚霜形成的低温伤害危害也很大,播种偏早、播量偏大的春性品种受害重。小麦受冻后,应根据麦苗受害程度及时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以提高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同时应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分蘖数,弥补损失。叶片受冻、幼穗没有受冻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死亡。幼穗已受冻的麦田,应酌情追施速效氮肥,并结合浇水中耕松土,促进麦苗恢复生长。冻害严重而且底肥不足的田块应重施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
预防小麦冻害,一是因地制宜选用抗寒能力较强的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二是配方施肥,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旺长而使抗寒能力降低。三是在霜冻来临前酌情浇水,以稳定地温,减小寒流来临时的降温幅度。四是在寒流到来前,每亩用麦糠250公斤或腐熟有机肥2500-3000公斤均匀撒在小麦根部周围保暖;或者在寒潮来临前用柴草等熏烟造雾,防止霜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