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沿淮淮北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

浏览次数:27

一、冬小麦播种以来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目前,我省冬小麦普遍拔节并陆续孕穗。冬小麦播种以来的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在冬小麦播种、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虽然先后受到秋季连阴雨、强低温、晚霜冻以及局地强对流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强低温出现早、越冬期无极端严寒天气、晚霜冻危害较轻,同时病虫害偏轻发生;小麦播种后光温水匹配合理,利于壮苗越冬;返青后温高光足,土壤墒情较好,麦苗发育进程加快,大部分地区长势较好。

二、监测信息

利用2006年4月7日NOAA气象卫星资料,对我省沿淮淮北冬小麦苗情长势进行监测。从监测结果看,我省目前冬小麦长势良好,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区(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一类苗比重都在50%以上;沿淮部分区域由于冬小麦和油菜混种,油菜的普遍开花造成绿度值下降,从而导致冬小麦苗情长势遥感监测结果中一类苗的比重下降。沿淮淮北总体上一类苗比例为43.8%,二类苗比例为47.9%,三类苗比例为8.3%,与2005年同期相比(一、二、三类苗比例分别为30%、50%、20%),今年冬小麦长势好于2005年。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