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关于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浏览次数:26

麦产区有关市、县(市、区)农委:

4月12日以来,我省小麦产区出现大范围降温、阴雨或雷阵雨天气。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下旬中期将再次出现冷空气活动和阴雨天气。目前,主产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期,局部地区已开始扬花。由于气候条件、小麦生育期及品种因素均有利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预计沿淮及其以南地区存在赤霉病潜在流行的可能。为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努力夺取午季丰收,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小麦赤霉病是危害我省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若防治失误,可造成小麦3成以上的产量损失,并且病麦中还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各地要充分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性,把防治赤霉病作为当前午季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防治方案措施、精心部署、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治工作。

二、掌握适期,开展预防。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引起发病。从病害侵染特点和各地防治成功经验看,于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0%左右)喷药预防,可较好地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为此,沿准及其以南赤霉病常发地区要于适期内全面喷药预防一次,淮北中部赤霉病间隙发生区要视小麦扬花期天气情况择机喷药预防。在首次喷药后,若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隔5-7天需再补喷一次。药剂要选用80%多菌灵可湿粉10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兑足水量均匀喷于小麦穗部。

三、广泛宣传,普及技术。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和手机短信息等措施,将赤霉病防治技术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近期内,各地都要做一次小麦赤霉病专题电视预报,指导农民适时开展病害防治。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实地指导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将防治措施、技术方案落到实处。要加强工作检查和督导,努力提高赤霉病防治工作成效。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