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受自然条件、栽培措施及耕作方式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生理性病害,病苗叶色会呈黄白色、褐色、黄色、红色等不正常的颜色,只要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
黄白叶苗主要是缺锌所致。麦苗缺锌导致小叶病发生,叶缘扭曲或皱缩,叶脉两侧由绿变黄直至发白,边缘出现黄、白、绿相间的条纹带。可每亩用硫酸锌1公斤拌细土,在雨后田间湿度大时均匀撒施,或叶面喷施0.1%~0.2%硫酸锌液。
褐叶苗主要是缺钾所致。缺钾的麦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易腐烂,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且软弱下披,叶尖及边缘枯黄,随后变褐,形成褐叶苗。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或每亩均匀撒施草木灰120公斤。
黄叶苗(1)缺氮。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叶片窄短,基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可每亩用尿素8~10公斤或人粪尿400~500公斤,穴施或加水泼浇。(2)土壤干旱。麦苗分蘖出生缓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受阻,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应结合补水,每亩追施碳铵20公斤。(3)土壤板、薄田块。麦苗根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应及时补水,然后破除地表僵硬层。(4)播种量过大,麦苗生长拥挤,植株黄瘦。应着重抓紧理墒压苗或疏苗,再结合补水,每亩追施高效BB肥15公斤。
红叶苗(1)渍害。秋季苗期雨水过多或麦田低洼,会使麦苗叶片变为暗红色,严重时造成烂根死苗。应及时疏通沟系,排水降渍,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促苗早发。(2)缺磷。麦苗缺磷,根系发育差,次生根少而弱,叶色暗绿无光泽,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瘦小,分蘖数减少。可每亩补施过磷酸钙25公斤。(3)受冻。应及时理墒壅土或施灰杂肥,覆盖增温保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