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重大流行性病害,菌源随气流可远距离传播。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显示,截至3月17日,小麦条锈病已在湖北、陕西、河南、甘肃等8个省232个县区发生面积215万亩,为近10年来第三重发年份。其中河南省发病区域已至固始县、商城县,对我省沿淮淮北麦区威胁较大;湖北省已有36个县区查见,发病区域已至黄州区,对我省沿江麦区威胁大。河南南部、湖北大部条锈病发生普遍,为我省发生流行提供充足的有效菌源,我省小麦条锈病流行风险高。近日各地调查,阜南县于3月22日查见条锈病中心病团。据省气象部门预报,3月下旬后期至4月中旬我省多降水过程,部分地区有连阴雨,有利于小麦条锈病快速流行。
小麦条锈病菌源充足、品种抗病性不强、未来气候条件适宜,加之该病初发期隐蔽、流行速度快。请各地高度重视,扩大踏查范围,增加调查频次,掌握条锈病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做好查治工作。
当田间发现小麦条锈病少量病叶时,立即摘除并带出田外;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当大田条锈病病叶率平均达0.5%时,要立即进行普治。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腈菌唑、醚菌酯、氟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重病田块在前次喷药7-10天后再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