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识别特征
小麦茎基腐病从小麦出苗到成熟均可发生,特别是返青期,小麦生长发育加快,抗逆力下降,更易诱发此病。它与其它土传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菌通过带菌土壤和秸秆进行传播和扩散,从麦苗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引起植株细胞组织坏死、变色腐烂,叶片发黄,重者麦苗枯死。小麦苗期病害症状主要区别:茎基腐病主要侵染麦株茎基部,发病部位变褐腐烂,形似“酱油秆”;纹枯病在麦株茎基部叶鞘和茎秆上形成云纹斑或尖眼斑;根腐病可危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均变褐腐烂;全蚀病危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变黑腐烂,形成“黑脚”。
二、防治要点
小麦茎基腐病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病害综合防治策略。
(一)选用对路药剂进行喷药防治。小麦返青期是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春季发生危害的重要时期。可结合麦蜘蛛等虫害防控,选用对路药剂进行喷药防治。可选药剂有:丙硫菌唑、丙硫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及其复配制剂。宜采用风幕式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喷药时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对靶小麦茎基部喷施。
(二)推行农业防治和保健栽培措施。在前期推行秸秆深翻灭茬,降低田间菌源量,因地制宜地适期晚播和适当深播,减少冬前侵染,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基础上,增施锌肥和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和病株恢复能力,对小麦茎基腐病等具有一定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