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新宠——兔脚蕨

浏览次数:30

兔脚蕨又名龙爪蕨、狼尾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粗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一、形态特征:兔脚蕨为小型附生蕨。植株高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绒状披针形灰棕色鳞片。叶远生,叶片阔卵状三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群着生于近叶缘小脉顶端,囊群盖近圆形。小叶细致为椭圆或羽状裂叶,革质,叶面平滑浓绿,富光泽,羽叶长10-30厘米,由细长叶柄支撑,叶柄色稍深,长10-30厘米。

二、栽培繁殖:兔脚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能耐一定的干燥,土壤以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为佳,半耐寒,冬季不能低于5℃。基质宜用泥炭或腐叶土和园土各半混合。生长季节如水分供应充足,茎叶能保持新鲜柔嫩的最佳状态。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无妨,水分过多会使根状茎上的鳞片变成褐色。繁殖方法:切取带2-3叶的根状茎顶端部分,放于泥炭或珍珠岩和沙的混合基质里面,置于半阴湿润的温暖环境,用铁丝等物固定,保湿约一个月后长新叶、发新根,或用高压其根茎的方式繁殖也可。

三、用途:兔脚蕨生长缓慢,具有棕色的根状茎鳞片,半耐寒,用高盆或吊篮栽种,银白色的匍匐茎下垂,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其根状茎还能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

(45145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植物科学系李庆伟)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