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还没养,就已经赔了一万多块。”5月19日,句容市朱某和谭某在本报编辑部向记者诉说了他们到外地购买淡水龙虾种苗遭遇的一连串尴尬。一、轻信宣传被忽悠
朱某和谭某以前没有从事过水产养殖,今年他俩看到市场上淡水龙虾行情节节攀升,两人一合计,共同承包了一口5亩左右的池塘准备养殖淡水龙虾。这口池塘原来是养殖河蟹的,用于养淡水龙虾不需要进行大的改造,于是两人开始着手引进种苗。他们在互联网上看到武汉一家公司提供“良种”淡水龙虾种苗,该公司声称,利用他们提供的种苗,商品虾年亩产量可达3000-3500公斤,年亩纯利近30000元。如此高的产量和效益令他俩怦然心动。
4月28日,朱某夫妇俩登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当天到达该公司。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夫妇俩花21000元从该公司买了170公斤“良种”种虾,规格为每公斤24只左右。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每亩投放60公斤种虾,1年可产3季,1季亩产商品虾1000多公斤,1年亩产可达3000-3500公斤,并承诺,种虾雌雄比例为2:1,每只雌虾一年最少产卵两次,虾苗最低成活400只,商品虾大的每只可长到100克,雌虾最大个体重可达400克。当朱某夫妇要求参观该公司养殖基地时,该公司工作人员以已经过了季节为由拒绝了。
种虾是用泡沫箱装好后托运的,泡沫箱长约50厘米,宽和高均约40厘米,每个泡沫箱约装了25公斤虾,箱内放了部分冰块,经过11小时左右运到了家。这次去武汉,购种虾费用加上运费以及来回路费,共花去了22000多元。
二、“良种”龙虾不停死
到家打开泡沫箱一看,朱某夫妇和谭某傻了眼,原来公司承诺保证95%运输成活率的“良种”虾竟然死了1/3左右。活虾放入池塘后继续大量死亡,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1周左右。据朱某和谭某估算,到5月19日,存活虾的数量不足原来的50%。“虾还没有养出来,已经亏进去一万多块。”朱某和谭某无奈地说。
三、专家细细析端详
据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专家介绍,淡水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也称克氏螯虾、小龙虾等。目前淡水龙虾市场看好,发展人工养殖具有较好的前景。
据淮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观察,克氏螯虾1年只产卵1次。性成熟的雌雄虾于每年的9-10月交配,交配后一段时间,雌虾产卵,受精卵附着在雌虾腹部的游泳足上。抱卵量随亲虾大小而异,变幅在100-700粒之间,平均为300粒。卵经过孵化后发育成幼虾,1尾亲虾最终一年产虾苗50-200尾。上述武汉某公司宣称“每只雌虾一年最少产卵两次,最低成活400只”有明显的夸大嫌疑。
我国目前采集到的克氏螯虾最大个体全长19厘米,体重200克,是在江苏盱眙采集到的。武汉某公司宣称雌虾最大个体重可达400克没有实际依据。从目前克氏螯虾实际养殖情况看,池塘主养一般年亩产量在250-300公斤。在目前养殖技术条件下,即使池塘水质好,养殖措施到位,年亩产量一般也不会超过600公斤。武汉某公司宣称“年亩产量可达3000-3500公斤”实在不靠谱。
综合以上分析,武汉某公司宣称养殖龙虾“年亩纯利近30000元”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四、苗种最好自己繁
水产专家提醒养殖户,养殖淡水龙虾一定要放正心态,不要幻想一夜暴富,轻信一些公司的虚假宣传,盲目引进所谓“高产量、高效益”的“良种”淡水龙虾苗种,以免造成损失。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养殖的淡水龙虾主要是克氏原螯虾一个种,各地淡水龙虾的特性基本差不多,目前不少地区出现的所谓“××良种”多数是一些水产种苗公司的炒作,一些公司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育苗基地,他们提供的所谓“良种”其实就是从市场上收购的商品虾。这些从市场上收购的商品虾来源不明,有些甚至是药捕虾或是受了严重内伤的虾,养殖户购回放养后成活率很低。
专家建议,农户小规模养殖龙虾,最好自己从大水体采集规格较大的健壮虾作种虾,或者与捕虾者协商好,将虾捕起后立即放入养殖池作种虾。一般种虾应在起捕后3个小时内放入养殖池,否则虾易受伤,放养成活率不高,或繁殖性能下降,远距离加冰运输的龙虾种,放养存活率更低。目前普遍采用的且效果较好的龙虾养殖方法是人工增殖,即在每年的7-9月,每亩池塘投放经挑选的亲虾18-20公斤,雌雄比例3:1,亲虾的规格在尾重40克以上。让亲虾在池塘内自然繁殖,第二年春季孵出小苗进行养殖。也可收购附近养殖户的虾苗进行养殖,一般每亩池塘投放体长2-4厘米的幼虾2-3万尾。收购和运输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避免收购药捕虾。二是虾离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超过3小时。三是亲虾和虾苗规格尽量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四是运输时最好不要加冰。如果确需加冰,可用矿泉水瓶灌水冷冻后放在泡沫箱或竹篓底层,上面用一层竹篾与虾隔开,也可用塑料袋装冰,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冰水滴到虾体上,也不要让冰块与虾直接接触。虾运回后,先在阴凉避光处放一段时间,下塘之前将虾放在池水中浸5分钟左右,取出晾8-10分钟,再浸一次,一般处理两次即可放养。
初养户应先小面积试养,掌握养殖技术后再扩大规模。(吴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