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腐烂病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1

核桃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黑水病,是核桃树主要病害之一,春秋两季为一年的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

发病规律及症状

核桃树腐烂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释放分生孢子,借雨水、风力、昆虫传播,通过芽痕、皮孔、修剪口、嫁接口、日灼伤口、冻伤处等侵入树体。树液流动时病菌开始活动,逐渐扩展蔓延危害。

大树感病后,病菌初期隐藏在皮层内,发病后期,树皮纵裂,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干涸后发亮;幼树和侧枝受害后,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湿度大时从小黑点内涌出橘红色胶质丝状物。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可导致幼树侧枝或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

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寒、抗旱及抗病能力,可配合氮磷复合肥施用。

科学调控水分。最好在春季果树萌芽前,浇一次透水。早春气候干燥,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秋冬季节需控制浇水,防止枝干水分含量过高引发冻害,进而诱发腐烂病。

精细修剪。合理剪除下垂枝、细弱枝、干枯枝、重叠枝、交叉枝、过密枝和病虫枝,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滋生。

及时刮除病斑。将病斑刮成菱形,保持刮口平滑完整,刮除范围要比实际坏死组织大一些,做到“刮早、刮小、刮了”。刮后伤口需涂抹1—2次杀真菌药剂,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滋生。刮除病斑技巧:用刀子在腐烂病斑处顺树干纵向划几道,然后喷施过氧乙酸溶液,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

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可有效预防日灼、冻害和虫害,减少病菌侵入通道,防止核桃树腐烂病菌入侵,建议在刮除病斑后进行。

及时清园。清园工作需在萌芽前完成,结合修剪进行中耕除草,剪除的病虫枝、干枯枝、病虫果以及刮除的病皮,应集中收集并烧毁,以减少病菌侵染源。

合理用药。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对树冠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陕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