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威胁增大。路海东提醒农户需密切关注田间动态,重点防控玉米根腐病、细菌性茎腐病、全蚀病、丝黑穗病、玉米螟、黏虫、双斑萤叶甲等。针对主要病虫害,他给出了具体防治建议:
根腐病:可选用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恶霉灵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或在播前晒种2—3天,选用发芽势强的品种也有预防效果。
细菌性茎腐病:喷洒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预防可在喇叭口期喷洒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田间管理上,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丝黑穗病:及早拔除病株、病瘤并带出田外深埋。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促进壮苗,提高抗病力。
玉米螟:心叶末期,可用0.1%辛硫磷毒渣(50%辛硫磷10毫升拌细煤渣或砂8—10千克)每株施1—2克;或每亩用1%杀螟灵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250克拌细河沙4—5千克撒施;心叶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灌心,每株10毫升。
黏虫:防治关键在幼虫3龄前。可选用5%氰戊菊酯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15%灭幼脲1号1.5克兑水200毫升或25%灭幼脲3号10克兑水200毫升进行低容量喷雾,效果佳且保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