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畜禽如何管理

浏览次数:11

高温天气畜禽如何管理

三伏将至,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易影响畜禽采食、生长等行为,并引起各类疾病发生。为降低高温高湿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管理意见如下:

一、饲养管理方面,做到“四个变化”。

一是饲养密度要有变化。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需适当减少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拥挤、堆压、积温闷圈,影响畜禽正常生长发育。

二是饲喂方式要有变化。夏季炎热,早晚凉爽,每天喂料要做到早餐早喂,晚餐晚喂,供给新鲜饲料,减少精料,多喂青料和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青绿多汁饲料。

三是畜禽饮水要有变化。夏季畜禽饮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高温季节畜禽的饮水量是冬季的4倍,大约是采食量的2—3倍。

四是日常管理要有变化。夏季时尽量减少或避免畜禽转群、运输、接种疫苗等人为操作,必须进行的,应尽量选择在早晚或天气凉爽的时间,减少动物应激反应。

二、环境控制方面,做到“一通一降”。

一是“通”,要加强圈舍的通风。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畜禽圈舍通风,最大限度增加圈舍通风量,包括圈舍建造结构上的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配置风扇、排气扇等设备,增加空气流动性,提高动物体感舒适度。

二是“降”,要增加防暑降温措施。要积极采取有效防暑降温措施,在圈舍上方或四周用遮荫网等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予以遮盖,有条件的可安装水空调、风机湿帘,达到降温的目的。

三、卫生消毒方面,做到“勤扫勤消”。

一是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并定期对栏舍、水槽、食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要进行彻底的畜禽粪便清扫。

二是做好预防消毒。及时对圈舍进行消毒,注意选择高效、无刺激、腐蚀性小的消毒剂。对蚊蝇等具有疫病传播风险的害虫也要勤于消杀。

四、疾病预防方面,做到“多看早防”。

夏季天气变化较大,高温高湿天气常现,饲料易受潮变质、生虫或结块,畜禽采食后易引起常见疾病,尤其是注意幼畜禽容易生病,出现拉稀等症状。饲养管理人员应多巡查圈舍,及时发现病畜,采取相应措施,要重点预防肠炎、高热症等夏季常见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营养性物质,增强畜禽抗病力。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