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猪场来说,高温天气是最难熬的季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高温天气的防范应对措施。
检查供水设施及饮水设备,保证饮水供应。高温天气,猪场用水量会大增,要提前检查供水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供水管道是否畅通,饮水器出水量是否正常,以保证猪场正常供应清凉的饮水。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适当降低猪只的饲养密度,以降低猪舍温度;改变饲养管理方式,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饲喂、配种及运动;温度高时猪只采食量下降,可以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蛋白质、能量水平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发酵制剂及维生素等,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在饲料中添加石膏等防暑降温制品,有条件的猪场可适当增加青绿饲料。
加强湿帘等循环水的更换。对于采用湿帘或冷风机降温的猪场,要加强循环水的更换,以免影响降温效果。必要时公猪舍和妊娠母猪舍采用喷淋的方式、育肥舍喷水的方式降温,但一定要加强通风,防止高温高湿的情况出现。同时要检查湿帘及水泵运转是否正常,最好有1—2台备用水泵及风机电机。
热应激猪只的处理。出现热应激的猪特别是怀孕后期的母猪,体温急剧升高,猪只张嘴喘气,呼吸急促,情绪狂燥,此时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中暑死亡。饲养员要加强巡视,发现有热应激征兆的猪及时处理。可以采用凉水冲淋猪的头颈部,逐渐扩展到全身,但要避免用凉水对着母猪身体直冲;通过耳尖放血降低血压;增加饮水或冷水灌肠;注射清热解毒或退烧药品等。
加强猪舍环境消毒。消灭蚊蝇等害虫,防止疾病发生。
另外,对于生长育肥猪来说,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1℃。一般来说,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猪只的采食量就会降低,体内代谢活性降低,最终影响其日增重。对于种猪来说,高温天气通过影响种猪的各项生理状态最终导致繁殖性能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母猪排卵数、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显著降低,产仔数和活仔率低,泌乳能力下降。怀孕母猪由于本身代谢旺盛、自身产热量较大,在高温环境中更容易发生热应激。高温也会影响公猪的性行为和性欲,公猪在33℃的环境中持续72小时,精液品质下降,表现为单次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降低,畸形率增加等。当发生严重热应激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会造成猪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