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柑橘白癞病

浏览次数:25

柑橘白癞病是柑橘类水果的果皮病,在果实表面形成白色斑点、线性、树突状、圆形或不规则斑块,仅引起表皮细胞死亡,用指甲可将病斑刮掉,但无法复原成健康果实的样子。

形成原因

柑橘白癞病主要由胶孢刺盘孢、柑橘砖格孢、可可球二孢三种病原菌引起,均属于真菌性病菌,只要感染了其中的一种病原菌,都有可能发生白癞病。高温高湿天气,阴湿郁闭的果园易感染此病,大风暴雨天利于伤口病菌传播。

柑橘白癞病为潜伏性病害,潜伏周期长,病菌潜伏在树干、枝条和叶片中,普通保护性药剂无法进入植物体内杀灭病菌。此外,防治药剂持效期较短,无法达到用药间隔期;潜伏在树干、枝条和叶片中的病菌,条件适宜时可借助风雨传播侵入幼果。

防治举措

防治柑橘白癞病,科学合理修剪让果树通风透光,可以降低发病概率。在药剂上,可选择保护与治疗药剂,保护剂推荐代森锰锌、丙森锌,治疗药剂推荐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嘧菌酯、肟菌酯等。在治疗药剂的选择上,要提前用药,选择内吸性强、持效期久的药剂。注意修剪,枝叶密集区域建议修剪后再用药;全方位喷药,多注意底部封闭区域也需要喷药。(赵粉娥)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