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肉鸭如何应对“三高”

浏览次数:4

根据肉鸭生理条件分析,肉鸭最怕“三高”:高温、高湿、高密度。如何避免养殖风险,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夏病预防

饮水方面水在肉鸭体内占70%~80%,不仅维持着肉鸭体内细胞结构,协助新陈代谢,还帮助将消化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促进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最后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鸭喙、鸭蹼保持湿润,鸭子更容易精神饱满,抗病力强。育雏期间饮水器供水要充足,最好保持40~50只鸭子共用一个饮水器。摆放数量要均匀,乳头饮水器要比鸭头高0.5~1厘米,以便鸭子随时保持充足饮水。

密度方面由于夏季高温,雨后高湿,对于自然通风的棚舍来说,养殖风险系数更大。所以,一定要在饲养密度上降低1/3,在育雏期间,夏季育雏密度保持在30~35只/平方米。随着鸭舍升级改造,笼养肉鸭舍快速发展,争取给肉鸭创造人为可控的小环境,提高饲养密度,同时降低因各类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养殖设备部分养殖户采用十字花喷头或者水帘等降温设备,这时一定要注意湿度不超过60%,防止高温高湿引起体感温度升高,增加鸭群中暑风险。

应对措施

夏季持续高温,肉鸭若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前期,病鸭烦躁不安,易惊群,呼吸急促,口渴,翅膀张开下垂,中后期表现昏迷倒地,痉挛、体温升高,黏膜潮红,昏迷。

中暑后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用喷水降温,同时使用风扇,湿度和通风相互结合才能达到降温的目的。(综合)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