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筋腐病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20

番茄筋腐病又叫条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冬季发病率较高,大约为5%-10%,严重时可达30%以上,使果品失去商品价值。

筋腐病主要发生在番茄果实着色前,一般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褐变型,病果表面局部褐变,凹凸不平,发病部位僵硬,甚至出现坏死斑,切开病果可以看到维管束和果肉变褐坏死。轻病果外形没有明显变化,但病部着色不良而呈白色,收获时果面上有明显的绿色,或淡绿色斑,果肉变硬。第二种是白变型,果皮和中肋部分白色,表皮橙色,果肉变硬。

筋腐病是由多种不良环境条件所引起,主要是由于低温、光照不足、缺钾严重,使植株光合作用产物减少,运转受到障碍,果实内的代谢作用紊乱,而引起筋腐病的发生,特别是在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二、第三穗果上发生较多。

防治办法:一是改善棚室光照条件,及时清洁棚膜;二是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吊蔓打叉,疏掉遮盖果实的叶片;三是做好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量使用氮肥,灌水时避免大水漫灌,提倡小水勤浇或滴灌。应急措施:在气温低、日照短的十二月到二月容易发病期间,适时喷施2%的葡萄糖溶液,或在发现有病果出现时,喷施2%葡萄糖和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一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