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浏览次数:56

这种病也叫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叶斑病,近年来在我地多有发生,并有日亦加重的明显趋势,病株率一般可达60%左右,产量损失可高达50%-75%以上。该病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和未成熟的果实受害最重。叶片染病时,先在叶片上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有黄色晕圈,茎和叶柄染病,病部均产生黑色斑点,幼嫩绿果染病,开始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近成熟时,围绕斑点处组织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绿色。

该病通过种子、病株残体及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飞溅或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潮湿低温多雨及喷灌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严重发生。

除治方法:

1.50%噻唑锌·中生可湿性粉剂750倍液。

2.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750倍液+20%松脂酸铜乳油2000倍液。

3.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4.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50倍液均匀喷雾1-2遍,间隔5-7天。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