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番茄晚疫病、叶霉病要早防

浏览次数:34

初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如遇阴天多雨湿度高的天气,或者栽培过程中施用氮肥过多,栽植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因素极易诱发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若不及时防治,在短时间内就会快速扩散,植株的光合能力下降,光合产物积累不足,导致番茄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一、发病症状

1.晚疫病叶片染病多半是从叶尖或叶边开始出现病斑,叶背面的病斑上会长出白霉;茎秆染病,会出现黑黄色的病斑,发病部位往往凹陷,最终导致植株萎蔫或倒伏;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严重时整株番茄都会变黑枯死。

2.叶霉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等部位。一般从病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初在叶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褪绿淡黄色斑,随后在叶背面病斑上长出乳黄色渐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坏死。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根据天气情况,通过合理放风,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和叶面结露时间,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尽可能摘除,也可增加通风。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

2.药剂防治。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后,每亩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68.75%氟吡·霜霉威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叶霉病病情发展时,可选择晴天中午,密闭棚室进行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可抑制病情发展。可用15%抑霉唑烟剂熏烟,也可选用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施,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用药。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