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浏览次数:62

发病症状该病症状变化大。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斑,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绿果略凸起,轮纹不明显,青果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瘤状突起,果实易脱落。成熟果实染病轮纹明显,红黄或红白相间,褪绿斑在全色期明显,严重的全果僵缩,脐部症状与脐腐病相似,但该病果实表皮变褐坏死别于脐腐病。

寄主寄主范围很广,涉及双子叶、单子叶植物34科271种,重要寄主包括番茄、辣椒、花生、烟草等作物。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蓟马传毒引起,此外,汁液可接种,种子也能传染,田间管理差、农事操作、病健株相互摩擦易引发此病。此病毒可以通过一些野生植物品种来越冬。但是,病毒流行水平主要依赖于虫口密度。最主要的介体昆虫蓟马的成虫藏在土壤中,春季土壤温度上升后,害虫会迁移到杂草上。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发病地区要及时铲除苦苣菜,野大丽花及田间杂草。3.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4.农事操作中涉及到的工具要进行消毒处理。物理防治。可用蓝板进行防治蓟马。化学防治。该病主要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可用药剂有:阿维菌素+吡虫啉;腚虫脒+阿维菌素。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