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茬大棚番茄无纺布覆盖栽培

浏览次数:34

宜兴市采取地膜、小拱棚、二道幕加大棚多层覆盖方式栽培冬春茬番茄,上市时间提早、产量高、效益好,一般亩产盘达7000公斤,苗效益在1.2万元左右。

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弱光、植株开展度小、节间短的早熟或中早早熟品种,如浙粉202、合作928、合作206、辽源多丽等。

播种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40克。播种前将种子放入30℃温水中浸泡15-30分钟,捞出放入55-60℃热水中浸泡15分钟,边浸泡边搅拌。播后床温控制在25℃左右,50%种子出苗时揭去地膜。晴天气温达8℃时揭膜通风换气,气温达12℃时才揭开棚膜。幼苗2叶1心期,移入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内。缓苗期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发根缓苗。7天后棚内温度超过35℃时及时通风降温。

整地定植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8000公斤。6米宽的大棚做6畦,畦宽60厘米、沟宽40厘米,大棚外两边沟宽30厘米。在每畦中间挖深30厘米的沟,每亩沟施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30公斤,平整畦面后盖地膜。12月中旬苗龄60天左右,幼苗7叶1心期定植,每畦栽2行,株距30-35厘米。定植前10天整地扣大棚膜。定植后浇足水,上搭小拱棚。大棚内二道幕和小拱棚选用每平方米重40克的无纺布,以利于透气、降湿,减少病害。二道幕和小拱棚以竹片做拱,其中二道幕用2张4.4米宽的无纺布拼盖,揭开时由两边向中间合拢。

温度管理定植后3-4天不通风,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5-17℃,促进缓苗。缓苗后棚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保待在12-15℃。结果期棚温白天保持在23-27℃,夜间保持在13-17℃。生长中后期气温不断升高,应加强通风,降低棚炽,防止棚内出现35℃以上高温。最低气温在12℃以上时昼夜通风。

肥水管理第一穗果膨大时在株间开穴每亩穴施复合肥10公斤,以后每次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共施4-5次,同时喷施O.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土壤干旱时小水沟灌2-3次。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棚内湿度过大。

植株调整单秆整枝,每隔4-5天打权一次。每一穗花序留花3-4朵,以保证果实能充分生长。植株有6-8穗果时,在最上部花序上方留2片叶摘心。

保花保果早春番茄生长前期温度低、湿度大、光照弱,易引起落花落果,可以用25-50毫克/公斤防落素或丰产剂2号蘸花。

病虫防治番茄常见病虫害有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注意用药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