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浏览次数:37

1.危害特点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进入小麦颖壳,吸食正在灌浆的子粒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发生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甚至绝收。2005、2006年连续在我省大发生。虽经2006年的有效治理,吸浆虫虫口密度有所下降,但从麦播期淘土调查的结果来看,我省小麦吸浆虫虫口密度仍居高不下,对小麦生产仍然存在威胁。

2.发生规律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至地表2~20厘米处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4月上旬小麦孕穗时,上升到土表层的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旬小麦开始抽穗时蛹出土羽化为成虫,并在麦穗上产卵,5月上旬小麦灌浆时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小麦颖壳内生活15~20天老熟,并在子粒内完成3个龄期的发育,小麦成熟时,老熟幼虫入土,完成一个世代。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