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孔雀沙门氏菌病?

浏览次数:514
  (1)什么是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由多种不同血清型的嘴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快、感染率高,对养殖孔雀危害极大的常见、多发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3周龄的雏孔雀。

  (2)临床症状:雏孔雀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是一致的,但与成孔雀不同。发病率与死亡率差异很大,死亡率可从0~100%,这与年龄、易感性、营养、管理及感染程度等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2~3周龄,死亡高峰是在第2周,即7~14日龄,第3周死亡迅速减少。

  雏孔雀:经蛋感染的雏孔雀,常在孵化过程中死亡,有的孵出弱雏,出壳后不久即死亡。出壳后感染的雏鸡,一般经4~5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出现症状。病雏聚堆,不食,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低头缩颈,闭目昏睡,排白色骊糊样粪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病雏出现盲眼或肢关节肿胀,肺部有病变时则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病程短者1天,一般为4~7天,病死率一般为40%~70%,3周龄以上发病者,病死率较低。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长成后有较高的带菌率。

  成孔雀:感染本病后,一般无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菌孔雀,雌孔雀的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死亡胚数增加。


[ 特种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