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全蝎的饲养管理与中毒防治

浏览次数:1168
中药的种植与养殖已经成为解决中药资源紧张和满足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蝎子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出口的重要药材之一。
  
  在中药学中,全蝎是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早体。其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医书《开宝本草》中,对蝎的功效主治就有了文字记载。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蝎的功效主治作了更详细的记载。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主治急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恶疮肿毒及较顽固的偏正头疼、风湿痹痛等。从蝎子提取的蝎毒,可以治疗一些恶性肿瘤和皮肤病、性病,并且在神经分子学、分子免疫学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结构的不断追求营养保健的功能,蝎子又作为美味佳肴登上了宴席的大雅之堂,其药用和食用价值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养蝎成为特种养殖的重要项目。本文以池养为例对其饲养管理和中毒防治的问题作简单的介绍:
  
  1 饲养管理
  
  1.1 选种和引种
  
  种蝎应选择体壮、个大、活跃的作种,尽量保留产仔多的种源及后代。引种最好选在春秋季节,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便于运输。
  
  1.2 建池
  
  蝎子的养殖池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建造。养殖数量在3000~6000只的可用红砖按长2m,宽1.5m,高0.3m的规格建池。池内用塑料胶布或玻璃封好以防止其逃出。池的外壁用水泥抹光,池中用砖作蝎窝。窝的要求是要留有能让蝎子自由出入的缝隙。池的四壁与窝之间要留0.3m的空间作为蝎子活动场所和喂食用。如果需要四季加温饲养还要加盖火道或火坑。
  
  1.3 饲养管理
  
  池建好后即可放种入池,可投种蝎600~900只/m2。池中放入罐头瓶盛水,盖上比瓶口稍大一点的泡膜,将瓶倒过来放在池的四周供蝎子饮水用。水干后要重新换水。池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晚上8时左右投食,开始多投点,第2天早上8时清池时看看食料是否还有。若有,再投食时应少投;若无,可多投。每次投食量以吃完稍剩一点为宜。每15d左右清池1次,及时清理出腐烂变质的食物和自然死亡的蝎子,以防污染环境,温度在30℃以上时每天要打开门窗通风1~2h,保持池内的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
  
  1.4 饲料
  
  蝎子吃食广泛,常用的饲料是黄粉虫,其他如蚯蚓等各种大小动物的肉和猪牛羊鸡的内脏切细后均可喂养。蝎子的食量很小,且喂饱后比较耐饥饿。
  
  1.5 养殖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5.1 注意遮光
  
  蝎子经常昼伏夜出,也有时出窝晒太阳,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可以增加蝎子的觅食机会。
  
  1.5.2 池内的温度、湿度
  
  蝎子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5~30℃。此温度范围内可以提高蝎子的生长速度和产卵次数。池内的湿度也影响到蝎子的生长发育,每年的1~7月空气的湿度较适宜,而8~12月空气过于干燥时,可向池内经常洒一点水,但蝎子的窝内一定要保持干燥。
  
  1.5.3注意产卵期
  
  此时大量的种虫如果在同一池内产仔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造成种虫流产或幼虫死亡,因此要在种虫产卵时将其按大小分开饲养,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
  1.5.4 注意防止蝎子的敌害
  
  如鸡、老鼠、鸟、壁虎等,可在池的上方周围设置纱网或木板,同时及时清扫池内的污物也可防止一些敌害,如蚂蚁。
  
  1.6 蝎子病毒的防治
  
  蝎子一般无病,但有时因病毒真菌或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黑肚病,此病多因蝎窝温度过高,蝎子饮水过多所致。可以采取降温和停几天水的办法。其他一些非传染性病害多因饲养管理不善,气温不正常和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的。另外一些疾病,如斑霉病、体腐病、枯尾病、体懈病等。
  
  1.7 蝎子的采集和加工
  
  收捕多在清明至谷雨用灯光诱捕,待蝎子出动后用竹筷夹入光滑的瓷盆中,或在窝口用盆接着,倒入其他容器中。捕得后,先将其进行大小筛选,保留适合的蝎子,然后将它们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后捞出,进行炮制后方可入药,传统炮制多采用盐水煮法,每kg蝎子加食盐300g,再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煮至蝎子全体僵硬,腹背成沟时捞出即可。现代常取蝎毒,如果粗取毒用剪尾法,即剪下活蝎的整个毒腺,将其浸入生理盐水中在0℃恒温保存,若直接提取蝎毒,可用人工刺激法,用夹子夹住度管,用试管口直接刺激尾部,毒液流出可收集,此外还有电震刺激法。收集的毒液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干毒。
  2 中毒防治
  
  2.1 全蝎的成分
  
  全蝎含全蝎毒素(buthatoxin),此为一种含碳、氢、氮及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它与蛇的神经毒类似,分子量为7000左右,水溶液长时间放置或用100℃加热2h,则毒性减弱。此外,还含有多种胺及氨基酸类,如苦味酸羟胺(droxyiminpicrate)、牛磺酸(taurine)、甜菜碱、三甲胺及卵磷脂、胆甾醇和多种脂肪酸类。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脂肪酸,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体的酯性成分。
  
  2.2 中毒原因
  
  全蝎虽属有毒的动物药,但临床应用很少中毒。因为蝎毒易挥发,不耐热,加热到100℃,30min后即被破坏。但是活蝎的毒液毒性很大,多在喂养采集时被蜇伤而中毒。因此,应注意和加强防护措施,如勿徒手捉拿蝎子,防止蝎子外逃等。
  
  2.3 中毒救治
  
  蝎子蜇伤后,中毒表现为:伤口剧痛,且持续达数小时之久。蝎毒与眼镜蛇毒相似,毒液进入人体后,局部出现肿胀、发黑,有时引起水泡、血泡和坏死,与伤口部位相应的局部淋巴结肿痛发炎。成人中毒后一般不致于有生命危险,可出现流涎、恶心、呕吐、汗流浃背、脉缓等症状。儿童被蜇伤后,可出现脉缓、水肿、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呼吸中枢麻痹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当及时救治。
  
  救治方法:
  
  2.3.1 蜇伤部位如有刺针残留,立即拔出。
  
  2.3.2 伤口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3%氨水洗涤,出奇制胜后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局部用0.5%普鲁卡因及糜蛋白酶封闭。
  
  2.3.3 用明矾研末后米醋调匀外敷。
  
  2.2.4 蜗牛捣碎后,涂于伤处。
  
  2.3.5 食盐疗法,用饱和的食盐水滴到伤处,如果用饱和食盐水2~3滴,滴入眼中刺激结膜,效果更好。
  
  2.3.6 如有流涎、恶心、呕吐、脉缓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者,以阿托品皮下或肌注0.5~1mg。如出现呼吸衰竭,应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
  
  2.3.7 用南通蛇药片研末后外敷,效果较好。
  
  2.3.8 中药内服治疗蝎子蜇伤效果很好,用金银花30g,关边莲9g,土茯苓15g,绿豆15g,甘草9g。水煎服,2次/d,可中和毒性。


[ 特种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