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运输前后的有效管理措施

浏览次数:459
    肉鸽市场在走出"非典"和禽流感的阴影后,逐渐回暖,其价格反弹强劲。随着肉鸽养殖效益的上升,一个养鸽致富的热潮正在逐步形成。农民在引进种鸽时,无论通过汽车、火车,还是空运,经常会出现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的短时间内种鸽死亡,一般损失在20%~30%,严重的甚至高达45%以上。究其原因,一般有下列几种:

    (1)鸽种质量差,体弱、有病或有隐性传染病。

    (2)途中运输时间长,中途没给水,种鸽干渴过度。

    (3)运输笼制作不科学,装得太密,过度拥挤缺氧导致死亡。

    (4)运输到目的地后饲养管理不善或天气变化大大而引起死亡。

    针对以上几种典型现象,在运输前和运输后采取有效措施,可避免损失的发生。种鸽在运前三天,供种场应对将出售的种鸽进行预防性用药,以减少应激反应。在鸽的饮水中加入0.02%红霉素,饲料里拌入迷补-14有良效。种鸽起运时不宜喂得太饱,饲料要用水浸透后再喂,同时要注意饮足水。种鸽运输前,应经兽医检疫,并发给检疫合格证明,无疫病的种鸽才可装笼外运。运输笼一般编成长宽高90厘米×50厘米×25厘米,每笼以装8对种鸽为宜,鸽笼和运输车在装种鸽前应彻底消毒。运输途中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车内不宜太密封,炎热的夏天宜晚上运输。一天路程的运输,中途应给种鸽饮水一次,超过一天以上的路程,中途还应喂一次用水浸透的饲料。运输到达目的地的新种鸽,不要与原有的种鸽混养在一起,应隔离饲养并进行观察、检疫21天,确实无病后才可合群。种鸽到目的地后,应先给水、后给饲料,饮水中加入强力霉素50~100毫克/升或庆大霉素500~1000毫克/升,饲料中拌入迷补-14,连用4天。5~15天之间,用灭滴灵和制霉菌素预防鸽毛滴虫病和念珠菌病。鸽舍最好3~5天定期消毒一次,不要让外来人员或禽兽进入鸽场。饲养员在新鸽进场21天之内,每天须仔细观察以及时发现病鸽,隔离治疗。鸽群稳定下来后用驱蛔灵,每只半片,每天一次,连用2天。同时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以后按正常管理。


[ 特种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