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发病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浏览次数:531
  近几年来,由于蚕茧价格的涨跌起伏,使泾县蚕园改种现象日趋严重,“轻桑、轻蚕、轻消毒”的思想日趋严重,导致蚕病原积累,蚕病发生面广,发病率高。特别是2005年,中秋脓病的发病率已达20%。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分析和思考,寻找出家蚕发病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蚕病的防范措施。 
   
  1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发病规律 
   
  家蚕常见病主要有真菌病(白僵病、绿僵病、曲霉病、镰刀霉菌病)、病毒病(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细菌病(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胃肠病)、蝇蛆病、壁虱病、农药中毒、煤气中毒等。 
   
  1.1 真菌病 蚕体体表有油渍状病斑,初死时头胸伸出,尸体柔软,可以任意绕折,以后逐渐硬化者,可诊断为白僵病;蚕体体表环节间形成少数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的黑褐色圆形、椭圆形轮状斑或云纹状病斑,初死时蚕体伸直发软,略有弹性,体色乳白(体皮不易破),逐渐硬化者,可诊断为绿僵病;一龄蚕全身黑褐,体壁紧张,二龄以后蚕体后部或肛门附近有圆形黑褐色大块病斑,死后病斑部分硬化,其余部分发黑腐烂者,可诊断为曲霉病(图1);蚕皮肤呈浅锈色,体躯缩短,临死前在肛门处或体躯两侧出现一个褐色大病斑,后肠有硬块.排粪困难或有连珠状粪便粘在肛门处,有脱肛或尾部溃烂者,可诊断为镰刀霉菌病(也称黑尾病)(图2)。 
     
  1.2 病毒病 蚕体环节肿胀,体色乳白,狂躁爬行,体壁易破流脓者,可诊断为血液型脓病;蚕体大小不齐.食欲不振,空头、下痢,静伏不动,排白色粘液者,可诊断为中肠型脓病;蚕体大小不齐,食欲不振,空头、下痢,头胸昂起不动,体色带黄发亮,排褐色污液者,可诊断为浓核病(图3)。 
   
  1.3 细菌病 蚕体体躯挺直,停止食桑,稍吐水,胸部膨大,初死时有暂时尸僵现象,不久体壁松驰,头胸伸出.出现黑胸、青头等尸斑,然后尸体软化腐烂呈黑褐色或紫红色者,可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病;蚕食欲不振,体躯瘦小,发育不齐,空头、下痢,在淘汰病蚕、改善饲养条件、添食氯霉素等抗菌素后病情明显好转者,可诊断为细菌性胃肠病。 
   
  1.4 其他病症 蚕体表有大型黑色病斑,或体表呈紫酱色者,可诊断为蝇蛆病;小蚕头胸突出、起缩、抖动呈不安状,尸体不腐烂,大蚕排连珠状粪、大量脱肛者,可诊断为壁虱病;蚕成堆乱爬、摇头、翻滚、大量吐水,体躯弯曲者可诊断为农药中毒;在一眠或二眠眠中呈半蜕皮或不蜕皮状,尸体僵直发黑,体壁紧张发亮者,可诊断为煤气中毒。 
   
  1.5 发病规律 一是养蚕规模小的零散户在蚕的饲养过程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二是中秋时节发病重,晚秋次之,春蚕发病最轻;三是发病早(有的在二龄起蚕即开始发病)、范围广。 
   
  2 发病原因 
   
  蚕病的发生是病原、蚕体与环境三因素之问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蚕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蚕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预防为主”的意识不强 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对蚕的生理特性缺乏了解,因而主观上没有“预防在先”的意识,不会主动切断病原物;忽视蚕室、蚕具、蚕座和蚕体的消毒,蚕期中的蚕体保护措施不力,导致病原污染,引起蚕病暴发,收入减少。 
   
  2.2 蚕期前后消毒不彻底 蚕农普遍存在“重养轻消”的思想,有的甚至不消毒,有的即使消毒也只是走过场,思想马虎,也有的消毒方法掌握不当,更多的是回山消毒不重视,消毒方法不科学等。消毒不彻底使残留的病原物感染蚕群,导致蚕病大发生。 
   
  2.3 蚕期中消毒防病不力 养蚕过程中,蚕农没有抓住关键环节做好蚕体、蚕座消毒。对蚁蚕、小蚕、起蚕、将眠蚕和老熟蚕的保护上不够重视,也没有及时隔离或淘汰病弱蚕,加大了病蚕与健康蚕重复传染的机会,导致蚕病暴发。 
   
  2.4 蚕园治虫防病工作不到位 由于蚕茧价格的不稳定,蚕农的经济收益得不到相对的保障。因此,大多数蚕农对桑园的管理较为粗放,查虫不勤,治虫不力。害虫尸体、粪便污染的桑叶是蚕病发生的又一个传染源。 
   
  3 防治措施 
   
  3.1 全面清洗,彻底消毒 实践表明,病死蚕及蚕粪等都带有大量致病的病原体,它们是蚕病传染发生的根源。因此养蚕前的消毒十分重要,应按照“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的清毒程序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同时消毒药液的配制要准确,摇液喷洒要均匀、充足。蚕期结束后的回山消毒应及时彻底,用过的草笼要立即集中沤堆或焚烧,使残存的病原数量降到最少,从而消灭病原滋生。 
   
  3.2 提倡小蚕共育,加强蚕体保护 实行小蚕共育,即可以解决单家独户消毒不彻底且费工费时的问题,又可以做到“统一消毒,统一饲养,统一管理”,还有利于农技部门推广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 
   
  3.3 提高桑园治虫能力,推广桑叶叶面消毒技术 为了提高蚕茧质量,在桑园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增施有机肥,提高桑叶质量;二是要加强桑园治虫防病工作;三是消除病虫寄生和越冬环境;四是掌握好治虫时机;五是对污染的桑叶要用0.3%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叶面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3.4 规范养蚕操作技术 目前农村存在着蚕农年龄偏大,技术老化,养蚕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应及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出黑板报,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以提高蚕农的科技素质,逐步使蚕农达到操作规范化,自觉形成在采桑、治桑、扩座除沙等操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消毒卫生习惯,做到家蚕无病、高产、稳产,增加蚕农经济收入。 
  3.5 台理安排养蚕批次,预留充足消毒时间 1年多次养蚕,尤其是多批次不间断地饲养,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每期蚕结束后没有充足的洗刷和消毒时间,给病毒的残留和积累创造了条件,脓病便有了随时发生的可能。因此,一是适当减少养蚕次数,将两个相邻蚕期之间至少留出1周的间隙,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蚕室、蚕具的洗刷消毒,彻底杀灭上期蚕留下的病原。二是不能减少养蚕批次时,可建立小蚕专用蚕房,实行小蚕共育。 
   
  3.6 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和隔离病、弱小蚕,防止蚕座混育感染 蚕感染病毒后,发育迟缓,不仅养蚕技术处理不便,更重要的是将病传染给健康蚕。因此,在生产上凡是发育迟缓的小蚕,都应用分批提青的办法,与健康蚕分开饲养.发现患病个体,必须立即捡出,坚决淘汰,以减少蚕座传染的机会。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蚕座内有病死蚕,应小心捡出,防止尸体流出脓液而污染环境,并立即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此外,严格禁止大小蚕同室共育或混育。 
   
  3.7 注意催青保护,防止蚕种被二次污染 蚕种在出库提酸时,已经将附在蚕种表面的病原杀灭。如果发种的环节复杂或催青的环境不良,蚕种极易发生二次污染。解决的办法是蚕种领回后,用福尔马林或漂白粉溶液进行卵面消毒,消毒后的蚕种放置于干净的蚕室进行催青。 
   
  3.8 饲养抗病力强的品种 不同的蚕品种对脓病的抵抗力不同,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综合考虑选择抗病力、抗逆性强的蚕品种。 
   
  3.9 加强桑目的肥培管理,做好桑园害虫的防治工作 桑园多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对增强蚕的体质,减少蚕病的发生很有必要。此外,桑园要适时喷药杀虫,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防止病毒引起交叉感染。


[ 特种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