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 修改/删除信息 | 帮助 |
您好,欢迎来到民发发农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养殖 » 养蚕技术 » 蚕豆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治 正文

蚕豆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694
    蚕豆锈病

    真菌性病害,云南普遍发生,冷凉地区发病轻,温暖湿热地区发病重。早播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蚕豆株均可受害。

    症状:最初在叶片正背面发现淡黄色隆起的小斑点,直径1毫米左右,这是初生的夏孢子堆,不久变为黄褐色,外表皮破裂后散出锈褐色粉末状夏孢子。1片叶上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甚至布满整个叶片,造成叶片枯萎,豆荚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严重时植株干枯死亡,品质变劣,产量锐减。

    流行规律:蚕豆锈病菌在气温高、湿度大时侵入快,发病也快。云南秋末冬初气温虽然较高,但蚕豆尚处在苗期,田间通风透光好,空气湿度低,不利于病菌侵入和繁殖,发病轻。翌年3~4月随气温上升,如遇雨水增多,相对湿度大时,病菌即迅速蔓延为害。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在最佳节令播种,可延迟和减轻冬前发病率或不发病,这样冬后发病就可以推迟或减轻,对产量的影响也随之减小。

    (2)蚕豆苗期锈病多发生在主茎上,早播蚕豆摘除主茎,可推迟6~7天开花,既可减轻霜冻为害,又可减少锈病冬前病原。同时摘除主茎后,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减缓发病或病害发展。摘下的带病嫩尖要带出田间集中处理,防止病菌扩散传播。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浓度为0.5%的波尔多液,每亩70~100千克均匀喷雾,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用浓度为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次每亩喷60千克左右,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防治效果显著。

    防治蚕豆锈病,要注意控制发病中心,采用早期喷药,力求降低病原基数。对发病基数高的田块,大发生前每隔10~15天喷1次药,连喷几次,以减轻为害。

    蚕豆赤斑病

    真菌性病害。在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块或缺钾田块发病较重,如雨水多、湿度大,则发病快。

    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茎、花、幼荚上也有病斑发生。被害叶片开始时出现针头大的赤色小斑点,叶片的正面较多,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稍凹陷,色较浅,边缘紫红色,微隆起,与健部有明显界限,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面生有灰色的霉状物即分生孢子。病害严重时病株各部,包括花都变为黑色,叶片落光,最后全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

    流行规律: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于土表越冬或越夏。菌核遇有适宜条件,萌发长出分生孢子梗,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浸染。云南省蚕豆赤斑病的初生期为,滇中地区一般在1~2月间,下部叶片首先出现病斑,但由于温度低,又是旱季,湿度小,病害不易发展蔓延。2月以后气温升高,如遇雨日增多,湿度大,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蔓延迅速,极易造成灾害。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实行合理密植,开好田间排灌沟,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减轻发病。

    (2)药剂防治:可用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施3次以上,每次间隔7天左右,或用杀毒矾、速克灵、甲霜灵-锰锌3种药剂中任选一种,用1∶800倍液喷雾,每隔15天重喷1次,连喷3~5次,可大幅度减轻病害。也可用25%的多菌灵750~1000倍液均匀喷洒,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蚕豆立枯病

    又称枯萎病、萎蔫病,俗称霉根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

    症状:蚕豆一生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多为害根和茎基部。幼苗被害后,初期叶片出现黄色斑点,以后逐渐变黑枯焦,茎基部变黑,随着病情加重,根部须根尖端开始变黑,并逐渐向主根蔓延,引起根皮腐烂,叶尖内卷枯焦,严重时全株死亡;花结荚期感病,叶片变为淡绿色,逐渐转变为淡黄色,叶缘尤其是叶尖部分往往变黑枯焦,雨后天晴,全株急性萎蔫,但叶片不脱落,一般感病后20~30天全株枯死。

    流行规律:主要以菌丝和菌核在土中或病残体内越冬。翌春以菌丝侵入寄主,在田间辗转传播蔓延。病菌生长适温为24℃~26℃,最高温33℃,最低温5℃~6℃。土壤含水量低于65%则发病重,70%以上发病减轻。在酸性土壤上连作或种植于缺肥、下雨后容易板结的田块,均能助长发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因土壤干旱发病重,因而要注意适时灌水。又因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故合理轮作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2)可就地取材,每亩用新鲜草木灰30~40千克兑水洒施在蚕豆植株根部土壤上,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浓度为2%~5%的石灰水、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蚕豆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是蚕豆又一种流行很广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蚕豆的叶片、茎秆、豆荚和种子。

    症状:叶片上开始为赤色斑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长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中央为淡灰色,边缘呈深褐色或赤色。表面带有同心轮纹,病斑中央脱落呈穿孔状。在干旱条件下病斑中央呈白色,在潮湿条件下,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叶片上的病斑开始时为褐色,以后中央颜色较浅,边缘深赤色;茎秆上的病斑为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中央灰色,边缘赤色,通常深陷入寄主组织内;豆荚上的病斑呈圆形或卵圆形,深褐色,边缘黑色,病斑通常深陷入寄主组织内。

    流行规律: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器在蚕豆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靠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生产上未经种子消毒或偏施氮肥,或播种过早及在阴湿地种植发病重。

    防治方法:注意不引入带病种子,引种时应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注意清除田间带病残株,配合深耕消灭病菌;实行轮作,可以减轻褐斑病为害;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促进蚕豆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每隔6~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蚕豆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喜高温多湿环境,云南省发病较普遍,一般在开花期发病。主要为害根及茎基部,引起全株枯萎。

    症状: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似鼠粪状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流行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存活或传带,种子带菌率1.2%~
14.2%,且主要在种子表面经种皮传播。此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都可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发病程度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在地下水位高或田间积水时,田间持水量高于92%发病最重,地势高的田块发病轻;精耕细作及在冬季实行蚕豆、小麦、油菜轮作的田块发病轻。年度间的差异与气象条件相关,播种时遇有阴雨连绵的年份,死苗严重。

    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及时排水、排渍;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在播种时,每亩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150克拌细土盖种。(2)药剂防治。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用70%托布津8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 特种养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更多..最新技术
推荐技术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