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1.养蚕前的消毒。对蚕室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彻底清理。消毒药剂可用毒消散,优氯净烟剂或用2%甲醛1%的有效氯水剂喷洒,密闭24小时以上通风。
蚕匾、线网等适宜蒸汽消毒的应入灶蒸消,温度达100℃后保持30分钟以上,再出灶晒干备用;竹竿、蚕架等要在消毒池内用含有效氯1.0%的漂白粉液浸泡20分钟以上,湿润状态进入蚕室晾干;其它用具要洗涤后用日光曝晒数次。
2.蚕期中的消毒。(1)蚕体蚕座消毒起蚕和发病初期是防治重点时期,用防病一号、优氯净新鲜石灰粉混合剂,优氯净烟剂(给叶前熏1小时后开窗通风)等可用于预防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也可减少微粒子病的蚕座传染机会。(2)隔离弱小蚕各种传染性蚕病均可使蚕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发育不齐等症状,病蚕的排泄物、血液往往存在大量病原,成为蚕座传染的主要来源,故淘汰弱小蚕可有效控制蚕病的传播。(3)建立卫生防病制度,控制病原传播。 3.回山消毒。蚕期结束后,对蚕沙、烂茧、旧簇具等无使用价值的废物,烧毁或堆沤处理,有价值的用具要经初消―清洗―复消程序,确保清洁无病原。对蚕室、贮桑室、簇室等环境同蚕前一样,认真洗消。
二、饲育管理1、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目前已育成有抗氯、抗脓核病等特殊品种,也可根据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常见病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用适宜的蚕品种。 2、合理的养蚕布局。错开不同农作物的种、收季节,合理安排养蚕布局,避免蚕期重桑,保证蚕期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有效保障养蚕丰收。 3、管好桑园,及时治虫。提高叶质有利于提高蚕体质,减少病虫危害,减少野外患病昆虫对蚕的传染。 4、根据蚕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育管理。适宜的温湿度标准为:1~2龄27℃1℃、干湿差1℃左右;3龄26℃1℃、干湿差1.51℃左右;大蚕25~24℃、干湿差2℃左右。用适熟叶,勤除沙,定时通风换气,饱食就眠,适时饷食,操作轻快,保护蚕体,尽量避免给湿叶、萎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