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栽培主要问题与原因探讨

浏览次数:988
    目前,秀珍菇在我市栽培面积已超过5000万包,是我市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栽培前景与效益良好。秀珍菇栽培通过冷库低温处理,可进行周年栽培。但由于季节、品种、培养基、温度处理和水分控制不当等原因,常造成不出菇或菇蕾死亡等现象,我们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究与总结,供同行参考。

    1 品种选择 目前我市主栽品种是罗源从台湾引进的秀珍菇系列品种,如秀57、秀珍菇1、2、3号等。其栽培特性与产品品质均有一定的差异,栽培者应根据市场需要,引种适宜的品种。一般要选可适宜冷库处理出菇、单生菇多、转潮快及品质好的品种为佳。目前发现,有的品种在引进多年后出现退化,表现为出菇期推迟,低温处理后出菇不齐,甚至不出菇。因此,引种后一定要进行小规模试种;否则,极易造成产品不适销,甚至不出菇等问题。

    2 栽培季节 一般利用自然气候,秀珍菇制包可安排在2~3月或9~10月为佳,这两个产季,温度较易控制,湿度又不高,制包成功率较高,2~3月制包要注意保温,9~10月制包要注意降温;同时,这两个产季制包,出菇期又可遇上秀珍菇栽培适宜的季节。由于秀珍菇是以采收小菇为主,因此,每潮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很短,营养消耗相对较少,而潮次数较多,整个栽培周期却拉得较长,可达6~10个月。大面积栽培时,一年中制包有1~2个产季即可。但工厂化栽培时,有完善的设施条件,如菇房有温控条件,栽培场所有冷库等设施,则可周年生产。否则出菇期应避开夏季高温。不然持续高温,气温高于28℃,极易造成不出菇。

    3 培养料配方 培养基一般保持一定的碳氮比(20∶1~30∶1),可以防菌丝徒长,提早出菇期,且适宜的培养基后期菌包不易萎缩,也不易形成侧生菇。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棉子壳为佳。以下配方供参考:①杂木屑77%,麸皮20%,石膏1%,碳酸钙1%,糖1%;②棉子壳78%,麸皮20%,石灰粉1%,糖1%;③棉子壳39%,木屑39%,麸皮20%,糖1%,石灰1%。

    4 栽培中出现主要问题

    4.1 死菇

    4.1.1 症状 初期子实体多、密,后枯黄至死,或余几朵或全部死亡。

    4.1.2 原因与预防 ①水分:a.培养基缺水,水分供应不上。b.空气相对湿度不足,菇体失水。c.菌丝或菇表面积水。d.通风失水过速。e.喷水过猛,原基松动。预防措施:制包前,培养基含水量应调到60%~65%;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调到90%~95%;喷水要轻,细雾多次,防止菌包表面积水与原基松动;出菇期通风时,要注意防止热风或冷风长时间直吹菇蕾;原基刚形成时,尽量不要喷水。②温度:a.温度变化太大,造成营养回流,引起死菇。预防措施:小菇形成后,不宜有过大的温差变化。要注意由于通风过度引起温度变化过大。b.持续高温、闷热。无一定温差,造成死菇或不出菇。正常情况持续28℃以上高温,不经低温处理,很难出菇。预防措施:菌包一定要进行低温处理,同时要拉大温差,一般在10~15℃;还要注意菇房的通风与降温,一般不要持续超过28℃。③缺氧:通风不足缺氧;菇房大小不一易造成通风不一,形成局部缺氧;种植密度太高也会造成通风不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形成长柄菇或死菇等;通气不良也易造成死菇霉变,从而影响正常菇生长,甚至死菇。预防措施:单间菇房以100平方米为宜;墙式栽培叠墙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2m;每层菌包用两条竹片垫隔,每层包口错开摆放。④营养:后期菌包营养不足。易早开伞,形成薄菇,甚至死菇。预防措施:培养基适当多加一些棉子壳和麸皮,增强后劲。⑤污染:菌包表层污染杂菌,主要原因是死菇未处理或积水造成。造成不长菇或死菇。预防措施:要即时处理死菇、即时搔菌;菌包浸水处理后,水分要倒干净。

    4.2 出菇不齐

    4.2.1 症状 同一批菌包有的长菇有的不长菇,或同批浸水与温差刺激后,表现长势不一。

    4.2.2 原因与预防措施 ①菌皮过厚,影响原基形成:可能是采后养菌期间湿度过大,通气又良好,造成菌丝猛长,形成菌皮。或栽培基营养C∶N失调。预防措施:可去皮或搔皮(可能使出菇期延长近1个潮次);或后面挖洞或割袋出菇。养菌期间尽量不要喷水。但也不能使菌包表层过干,否则,会降低菌丝活力,影响原基发生量。培养基中麸皮含量一般不要超过30%。②水分分布不均匀:浸水过程中吸水不均匀,造成出菇不一。预防措施:制包时,中间要尽量打洞,这样吸水才能更快更均匀。③营养分布不均:拌料时间不够长,造成营养分布不均,引起出菇不均。预防措施:培养基各成分要新鲜,拌料要充分。④温差刺激不均匀:菌包在冷库中叠放过紧,造成中间与边缘处理不均匀;或低温处理时间不够长,造成出菇不齐。预防措施:低温处理过程中,菌包不要堆积过紧;可适当延长低温处理时间。

    4.3 侧生菇 栽培包周围不定点出现“侧生菇”。

    原因:这是由于培养料没有压紧所至,壁料之间易出现间隙,软质培养料更为明显;待菌丝生理成熟,遇到降温后,也会出现较大的间隙,这时供氧状况也相对较好,在低温及光照条件诱导下,易出现侧生菇;或栽培后期菌包变软出现侧生菇。

    预防措施:填料要紧,拌料要均;适当多加些棉子壳;选用不易变形的菌袋。

    4.4 丛生菇与单生菇 割口出菇,丛生菇较多;开口出菇的单生菇较多;不同品种其单丛生菇的出菇性状不一;出菇面平,一般单生菇也较多;培养基含N量高也易形成丛生菇。一般可根据需要来控制丛生菇或单生菇。

    4.5 不出菇 秀珍菇利用冷库低温处理可进行周年栽培。但在自然季节下,夏季高温一般不出菇,低温处理时间过短或温差不够也不易出菇。品种退化也易造成不出菇。菌包被细菌污染,表现为菌丝生长初期正常,后期菌包呈松软状,出黄水,造成不出菇。

    预防措施:控制菇房温度不超过28℃;延长低温处理时间;选择适宜的品种;菌包灭菌要彻底;接种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6 采 收 要即时采收,不留菇柄,即时搔清出菇面;出菇面不积水。否则易发生霉菌污染。

    采后管理:风凉10~15d,让菌丝营养再积累,活力恢复,同时,养菌期间还要适当喷水,以防表面菌丝过干,影响活力。而后再浸水―吸水―低温处理(6~9℃、或温差10~15℃以上,24h以上)―倒水―进菇房出菇管理―再采收。


[ 食用菌栽培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