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渣栽培蘑菇

浏览次数:453

(1)栽培技术要点:

  ①沼渣准备:沼渣须在9月中下旬出池沥干,趁天晴将沼渣摊薄曝晒,去除未腐熟好的长残渣,曝晒时间应掌握沼渣湿度,以手紧捏指缝有水而不下滴为宜。经处理的沼渣,按其重量加入1%熟石膏粉、1%磷酸钙及0.5%尿素备用。

  ②菇房及床架准备:菇房一般可选用对开门窗的空房。菇床可用竹、木、铁搭成多层床架,第一层距地不低于25厘米,以上各层相距60厘米,以秸秆、树枝铺平。菇房用20倍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或50倍液喷洒,也可用50倍石硫合剂全面喷洒墙壁、地面和菇床、关闭菇房1―2天。然后将沼渣平铺在菇床上,保持自然蔬松,厚度12―14厘米。然后在培养料面上、菇床反面、菇房及四周墙壁喷一次0.5%的敌敌畏或0.3%乐果,以防螨类及其他害虫,隔夜即可播种。

  ③播种:选择纯洁菌种,按10×10厘米的间距,用手指均匀打2厘米深的播种穴,将菌种掏出按每穴母指大一块放入,随手盖一薄层培养料,以利菌丝生长。播种后,把料面整平稍拍一下,让培养料和菌种接触紧密,但不能用力拍实,以免密不透气,然后用清水浸湿的干净报纸覆盖,关好门窗,保持房内温度30℃以下,空气湿度65%―70%,以利菌丝早日定植。

  ④覆土前的管理:从播种到覆土约需20天,这段时间主要是促菌丝生长,管理重点是防高温,尽量使室温维持在22―25℃,湿度65%。播后的10天内,每天需揭动报纸1―2次,以通风换气,10天后可揭去报纸,早晚开门窗,并逐步增加通风次数,注意防杂菌。

  ⑤覆土:覆土就是在长满菌丝的料面上覆盖一层土粒。覆土的土质最好选用水田梨底层以下略带砂性的土壤或池塘底层泥土。覆土先复大粒(直径2―3厘米),做到料面不外露,土粒不重叠。然后覆盖小粒(如蚕豆大小)。土粒含水量20%左右,pH7―8为宜,如过酸,可用0.5%石灰水喷雾调节。

  ⑥出菇前的管理;覆土后,若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适宜,约20天即可出菇。覆土后的2―3天内,每天轻喷水2―3次;10―15天内,早晚各喷水1―2次,并注意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使土粒表面略显干燥,以促进绒毛状菌丝在土粒间横向生长,为出菇打下良好基础。覆土15天前后,即可见菌蕾,这时要喷“出菇水”,每天一次,水量略有增加,连续2―3天,使土湿润,达到手捏粘手程度。每喷一次出菇水,菇房要通风一次。7天左右。蘑菇子实体可长到黄豆大小,连续两天各喷一次重水(但不能让水渗到培养料表层),增加土粒湿度,让小菇及时得到足够水分,迅速膨大。

(2)沼渣地床培育磨菇技术要点:

  ①配料:沼渣沥干,播种前半个月开始堆料,每100公斤沼渣加石膏粉1.5公斤,尿素0.8公斤,堆成一长堆,龟背形,7天后翻堆,翻堆时,每100公斤沼渣加磷肥3公斤,并用1%敌敌畏消毒,5天后翻第二次堆,准备做床。

  ②做床:床长约15米,宽1.5米,中间挖一条16厘米深23厘米宽的沟,使之成畦面,畦宽0.4米,畦四周挖排水沟,堆起15厘米宽10厘米高的土埂(以便畦面铺入培养料),再在地床两边挖0.3米深,0.4米宽的畦沟作人行道,挖好后,用农药喷洒床面、消毒。沼渣地床栽培蘑菇,菌丝早出2天,出菇早4天,产量略低一点,但一级菇高5%,原料费降低36%,绿霉菌、白霉菌少,杂菇少。

(3)沼渣拌料栽培草菇:

  1.草菇的特性: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7.4―7.5,菌丝体生长期pH7.8―8;子实体pH5―7。

  2.技术要点:

  ①备料:沼渣出池后,堆放在地势较高地方,塑膜密封,以防害虫产卵,自然沥干,新鲜无霉烂稻草或玉米杆,扭成绳子样的草把,每个草把重约0.7公斤,栽培前一天用清水浸泡10小时,充分吸足水分。

  ②播种时间:各地温度不一样,5―9月自定。
露天栽培:选择阳光充足,通风凉爽,靠近水源的地方,选用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与沼渣拌匀作种草菇畦面,一般畦宽1米长10米,晴天将土掘起,晒白后敲碎,同时喷洒10%的石灰水和沼液,驱除土中蚯蚓及其他害虫,2天后,畦与畦之间开一条宽1米,深30厘米的沟,作过道和排水用。然后将吸足水分的稻草把以次横排在畦面上,穗头朝里,基端向外,紧密靠拢排齐。排好一层就用脚踩,并用1%硫酸铵喷洒,接着撒一层沼渣,摆一层菌种,第一层用种3瓶,依次重叠2―3层,每层向里收缩6―7厘米,形成梯形,叠完第三层后再撒满菌种。一堆草共用菌种10瓶左右,所用沼渣占25%左右,最后在草堆的上面和四周盖上草帘或塑膜,以防风雨,保温、保湿,避免强光直射。4天后,要踩踏浇重水,并在顶部盖上泥土,室外栽培在24℃的自然气温和80%以上的空气湿度,以及30℃以上的堆温,草堆含水60%以上条件下,10―15天就可见菇。室内栽培,其堆料播种覆膜等如室外,管理方面要注意室温保持在25℃以上,草堆内的温度经历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堆温在踩堆后4―5天可上升到50―60℃,经过2―3天开始下降,当下降到42℃时,就开始出菇。如果堆温上升很慢,到第四、第五天,还达不到50℃以上,就要进行踩结浇水,同时加厚草帘或用塑膜覆盖,如果堆温太高,则应掀开草帘,通风散热。室内栽培的湿度应控制在90%左右,若气候干燥可在草堆覆盖物上浇水,或用喷雾器向室内喷水,并使草堆的含水量保持在65%―70%。若遇连续高温晴天,在作堆后的第四天再踩踏浇水一次。当堆面出现小白点时,以保湿为主,轻喷或少喷水。随着菌蕾增大,逐渐加在喷水量,采收后,应再增加草堆的含水量。

(4)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底层沼渣,以免未死亡卵孵化,污染菇床。

  ②播种2天后,料温会急剧上升,上层高达50℃,下层可达45℃,这时要注意揭膜通风换气10―20分钟,再盖膜,料温应控制在32―38℃,以免堆温过高烧坏菌丝。

  ③草菇虽喜湿,但不能超过90%,若湿度不够时,可于晴天上午10时,下午3时喷清水,喷时要轻,切莫大泼洒。室外栽培遇雨天要用塑料膜覆盖,雨后及时揭膜,不论室内外栽培,一定要看到料面大部分出现小蕾时才能揭膜。

  ④注意防病虫害。危害草菇的杂菌较多,多在高湿、通风不良时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挖掉,也可用75%的酒精棉球擦去霉菌。


[ 食用菌栽培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