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鳖防肝病

浏览次数:459
  鳖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人工养鳖,由于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生长较快,故较易发生肝病。发病后剖检病鳖,表现为肝脏体积肿大,颜色为黄色或花斑状,一些肝脏有出血、坏死。腹腔内蓄积多量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鳖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病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发病原因主要是:

  ――由于药物中毒引起。在鳖病预防、治疗过程中,由于盲目用药、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常会引起肝病。例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均会造成肝脏损害。目前,由于用药不适当所造成的肝病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由于营养代谢紊乱如由于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等引起。在鳖养殖过程中,所投饵料多为配合饲料,投饵原则一般要求让鳖吃饱吃好。在冬季往往采取温室养殖方法,温度控制在30℃左右,取消鳖的冬眠期,延长其生长期。这种强化摄食以及延长生长期的方法一方面使鳖快速生长,但另一方面却使肝脏长期负担过重,肝脏出现病变不可避免。

  ――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在传染病过程中,肝脏常受到损害,出现病变。红脖子病、红底板、白底板、鳃腺炎等疾病是鳖的常见病。在这些病发病过程中,肝脏可发生变性和坏死。

  ――由于饵料变质引起。饵料中使用的鱼粉变质、鱼油酸败、饵料不新鲜、长期放置等引起饵料变质,变质饵料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

  ――由于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引起。水体中的NII3浓度过高会引起鳖NH3中毒,NH3中毒时肝脏受损。水体受农药污染引起鳖农药中毒;水体受工业废水的污染引起铜、汞、锌等重金属中毒等。

  再就是,由于饵料中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添加量过高引起脂肪肝。

  可见,造成鳖肝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鳖肝病的防治措施应从多方面着手。对于肝脏已受损害的鳖,应具体分析用药情况、饲料情况、水质状况等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对症下药,因症治疗。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保护优良的水质环境,定期泼洒消毒剂,如每星期使用一次有关单位生产的杀毒先锋、溴氯海因、氯海因等,以防发生传染病。 

  其次,饵料中添加植物油或鱼油的比例可为1%~3%,而且饵料中应添加适量的VE以防鱼油氧化,添加比例为饵料的0.05%。饵料不宜贮存过久,应尽量使用新鲜优质饵料。饵料中除配合饲料外,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鲜活动物饲料和鲜嫩植物饲料,饵料中鲜活动物饲料比例一般为10%~40%,鲜嫩植物饲料配合比例一般为10%左右。

  再,在使用药物进行鳖病预防、治疗时,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不可盲目加大剂量,避免长期用药。用药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药物,以缩短治疗时间和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还有,定期进行水质测定,特别是测定水源的水质,必要时改换水源或加大换水量,尤其在保温养殖的冬季。但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质因素的稳定。

  另,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减缓鳖的生长速度,以减轻过剩的营养物质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如果鳖已发生了肝病,当务之急是寻找并消除致病因素。同时,在饵料中添加VE、鳖用多维、胆碱、蛋氨酸、保肝宁等解毒、保肝药物,以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并应在水体中泼洒低毒消毒剂,以防继发感染,消除隐患,将损失降至最低。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