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淡水虾坏血病四法

浏览次数:581
    病因及症状病因

    淡水虾坏血病是由于虾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所有淡水虾如罗氏沼虾、青虾等均可发生。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一般动物都可以通过D―葡萄糖合成,但多数水产经济动物如淡水虾的体内却不能合成,因此,维生素C是水产经济动物(包括淡水虾)的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在饲料中极不稳定,饲料制作时损失较多,虾从饲料中摄取的维生素C量较少。虾池中如果缺乏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就有可能引起此病。
    
    主要症状

    病虾结缔组织内出现溶血和坏死,甲壳下出现黑色斑块,容易被细菌感染。病虾厌食,行动缓慢,腹部关节、附肢与虾体结合处变黑。
    
    防治方法

    (1)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搭配喂养的方法预防,在虾池中保持一定量的浮游生物。

    (2)购买正宗厂家生产的复合维生素,如L―抗坏血酸或稳定性较好的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C干燥时较稳定,但遇空气、光、高温则会加速氧化,故虾饲料或维生素C应注意妥善保管,要避光、避空气,同时要避高温贮存。

    (3)按5‰的比例在虾饲料中加入复合光合细菌制剂或加工制成颗粒饲料,经常使用,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虾饲料中加入0.1~0.2%维生素C,配成药饵,连续投喂1周。病情严重时内服含有0.3~0.4%维生素C的药饵,连续1周,必要时可以延长疗程,直到病愈为止。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