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几点思考

浏览次数:522
    一、养殖现状及发病情况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南美白对虾,在浙江省养殖面积已接近30万亩,根据我们对2002--2003年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及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目前制约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健康种苗的淡化驯养、养殖水质的调控及病害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选择三门、上虞及海盐三个县(市)的调查材料总结如下。 


  1.三门县南美白对虾的幼体和仔虾主要从厦门、湛江、海南等进苗,苗种基本正常,除部分幼体因本身质量较差、死亡较多外,无大规模发病情况出现。南美白对虾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放苗,至6月底结束。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以青蟹、脊尾白虾、蛏子混养为主,而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则主要为专养。2002年三门县南美白对虾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及养殖场(户)的收益。严重的养殖场,发病池塘占30%。病虾表现为活动力下降,在池边漫游或伏卧,不摄食,空胃、游泳无力、反应迟钝,体色正常或变成红、微红或暗褐色。尾扇变红褐色。虾的头胸甲易剥开,病虾甲壳上有白色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重瓣的花朵状。鳃发白、肿胀,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镜检无寄生虫,也基本未分离到致病性细菌。 


  2.2002年7--8月,上虞市海涂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基地松厦、沥海等地发生了严重的疾病,造成南美白对虾大量死亡。2003年也有零星的发病现象。发病症状基本与三门县类似,另解剖中发现病虾肝胰腺肿胀并呈红色,头胸甲可见白色斑点。病虾鳃组织压片染色观察到鳃丝末端有较多的聚缩虫寄生。对养殖场的发病和正常南美白对虾进行了细菌分离,从发病南美白对虾的肝胰腺组织中分离到了变形杆菌,而正常南美白对虾未分离到细菌。分离菌对四环素、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和青霉素等常用药物已有明显的抗药性。 


  3.海盐县自2000年引入南美白对虾养殖,到2003年已发展到5000余亩。2002年,因气候、种苗以及养殖技术诸方面的因素,虾病的发生相当严重,占全部养殖面积的 41.3%,虾病的发生使养殖风险上升,生产效益不稳定,2002年养殖产量高低悬殊,高产塘亩产超过450千克,低产塘不到100千克。亩效益高的1.1万余元,低的亏本。发病症状类似于三门、上虞,大多数病症开始时是应激性红体、弧菌性疾病,最后是白斑综合症,并发、继发性感染较普遍。 




  二、发病原因 


  1.气候因素 2002年为暖春气候,南美白对虾放苗期间,冷暖气候交替,为多雨天气,气温变幅较大,由于一段时期内降雨量较多、持续时间长;而虾体尚小,抵抗力不是很强,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2003年属干旱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虾苗放养时气候正常,水温较为稳定,减少了由于阴雨天气引起的应激反应,各种病菌滋生也相对少。养殖成活率较高。 


  2.虾种 在进行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之前,其苗种生产设施、器具等应严格消毒,同时尽可能通过核酸探针等手段对亲虾或幼体进行病毒检测,选择检测阴性亲体所产幼体,并于30克/米3的PVP-I(聚维酮碘)溶液中浸浴一分钟后,在生产中使用。 


  3.水质 从多数地方的养殖模式来看,没有水处理程序,直排外河或大海,养殖环境无完整的进排水系统,造成当地水体自我清洁能力严重不足,周边水土环境越来越恶劣,同时也造成了区域性养殖水体交叉感染。养殖池内部,长时间的水产养殖残饵、排泄物等导致养殖场所池底自我有机污染日趋严重,池塘底质老化,水质因子循环受阻,加剧了致病菌的生长。 


  4.管理 不注意巡池。养殖户对疾病预防忽视,尤其在放苗前清塘消毒、放苗后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水质控制的环节上。不重视投饲的重要性。一方面配合饲料的质量不能保证,也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防病药等,未能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 




  三、对策 


  1.水质处理和要求 应根据虾场及其海滩的自然条件采取“井式”或“贮水池式”过滤处理及贮存系统。底质污染和老化是影响对虾池塘养殖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最好能接种海水类硅藻成为优势藻种,使水色呈茶褐色,对提高虾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一定的益处。其水质要求为海水水源符合GB 11607要求,养殖用水符合NY 5052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的水经沉淀、消毒后引入养殖池;通过施肥和培育藻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养殖水质,一般有益菌达106--107个/毫升,透明度为40--50厘米。 


  2. 虾苗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采用健康培苗方法培育出的虾苗,虾苗规格要求达到0.8―1.0厘米左右。投苗必须做到“虾苗不健壮数量不足不投,未培养基础饵料不投,气候不宜水质不符不投”。投苗后必须注意查苗保苗,及时补苗。同时开展病毒带毒检测,选购SPF、SPR亲虾子一代培育的健康种苗,育苗不滥用药,不高温育苗,亲虾产卵需间隔8--10天以上,育苗时饲料营养好,活力强、规格整齐,以保证放养的虾苗健壮无病。 


  3.有益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使用 微生物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益生素”等,常用的产品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假单胞菌、酵母菌、粪球菌等组成。近年来,一些从国外引进和国内新研制的具多种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开始应用于养殖业,如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使用“埃必兴(Epicin)、活水宝”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可有效优化养殖环境,对于净化池底底质也有明显的效果。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