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

浏览次数:298
    一、场地选择与池塘准备

    (一)场地选择

    选择养鳗场要根据生产规模、养殖方式,结合远景发展规划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查清水源、水质、水量等条件。场地周围应安静,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且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供电正常。同时应选择避风向阳和地租及地价较便宜的地方,以降低成本。

    在丘陵山区养鳗以溪流、河水为水源时,场地位置更应注意选择,要求场地周围植被优良,不易发生水早、水涝及垮堤漏水灾害,雨天水源不易浑浊,流域上游居民稀少,无大面积成片良田,可避免大量的生活污水、农田农药流入鳗池造成对鳗鲡的危害。

    (二)池塘准备

    1.池塘结构 养鳗场主要包括白仔培育池(一级池)、鳗种培育池(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养殖池(精养池、土池),鳗池屋架上用黑色塑料薄膜搭设遮阳棚遮阳,池内设有食台、灯光、增氧机,池中央设置排污板等设施。各种池子结构基本相同,形状相似,为四方形或略呈长方形切角的八边形或呈圆形。池墙为砖混结构,厚度为24厘米,至墙顶向左右两侧各伸展出6厘米,呈"T"形。内墙粉刷、抹面,无缝隙,不穿孔漏水,安全牢固。池底四周向中央倾斜,呈锅底状,倾斜比降为2%左右,同时向放鳗口倾斜。池底材料为砼(白仔池)或沙包土、砾石。加热管有防护,具防逃设置及良好的注排水系统。

    2.池塘清整 鳗鲡养殖整个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换池及池鱼搬移,池塘彻底清整是保证鳗鲡健康生态养殖、减少病害发生的基础。新建池塘的整理工作也大同小异,包括池塘建造、消毒及曝晒等。尤其必须做好消毒及曝晒等工作,才是成功养殖的保证。主要的池塘整理工作包括:

    (1)清除污泥:彻底清洗池塘底部或挖除堆积于池塘底部的污泥。

    (2)消毒:具体消毒方法见各养殖部分。

    (3)曝晒:池塘曝晒的时间最好在2~3星期之间,至少也需要1星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池塘曝晒后,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此无机营养盐经注水后,可以直接供给植物性浮游生物利用,所以注水后藻类迅速繁殖生长,水色很快变绿达到做水的目的。

    二、鳗鲡白仔培育

    众所周知,白仔培育是鳗鲡养殖过程中非常特殊和重要的阶段。白仔培育好坏将直接影响鳗鲡养殖周期、养殖商品率和养殖经济效益,同时白仔培育期的死亡率是养殖过程中最高的,因此加强白仔培育期的管理,正确掌握白仔培育的关键技术相当重要。

    (一)池塘消毒

    旧池使用前,用200~250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7~10天后排干池水,灌水后再用0.3~0.4克/立方米水体二溴海因或百杀迪全池泼洒。三天后再用益水宝或活力菌、EM菌水剂全池泼洒,用量为1~3毫升/立方米水体,以建立起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优势。

    新建水泥池,可选用1~1.5克/立方米草酸中和池壁的碱,浸洗换水,并加入7‰的食盐,以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之后按旧池方法消毒。

    (二)苗种选择

    1.投苗时间 由于不同的鳗苗产区及季节不同,鳗苗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水源不一样,投苗时间相对来说就不一样。因而安排适当的投苗时间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日本鳗苗以每年的1~2月份投苗为宜,欧洲鳗苗也是以每年的1~2月为最佳投苗时机,此时在法国为采苗高峰期,产苗的质量最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丹麦等国产的鳗苗相对较差。

    2.选苗标准 不管选择日本鳗苗还是欧洲鳗苗进行养殖,都要以健壮、无病原体携带为基本标准。因此选择的鳗鲡白仔要求整批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色透明,体表无任何白斑或白浊物、活动能力强,无特异病原携带。不能选择死伤苗或"白身苗"较多、活动能力弱、搀杂其它劣质苗的鳗苗作为培育用苗。另外,由于鳗苗从产地到达养殖者手中要经过许多暂养等环节,高质量的鳗苗也会因运输而致损,加上鳗苗抵抗力较弱,适应环境能力差,易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因此应选择暂养时间短、运输环节少的苗种。

    鲤苗的规格大小也是择苗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日本鳗苗择苗的最佳规格为6000~6500尾/千克,欧洲鳗鲡的规格为2700~3200尾/千克,在此规格范围内的鳗苗更易养殖。

    3.放苗入池及放养密度 放苗前先将池水水深调为30厘米,盐度为7~8,并调整好增氧机的浮力、水流速度及方向,增氧机叶片刚好接触水面,第一次可用四个叶片,吃水深1厘米,开启增氧机要以池子四个边角水流有波动为准。白仔下塘前,应先把装有苗的充氧袋放入池中半小时以上,以调整袋内外温差,并在池沿挂一个密网箱,在箱内松开鳗苗充氧袋,让鳗苗主动游入箱内,并不断在箱外鼓动水流,捞除泡沫污物,稍等片刻,由两人在水中将网箱慢慢朝一方向(最好为逆水方向)提起,让苗主动游入池中,如不能游出网箱者,系伤死苗,应及时捞除,掩埋掉。苗种入池后1~2小时,要观察苗种是否正常,若有异常现象,可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一般白仔苗日本鳗放养600~700尾/平方米,欧洲鳗放,养500~600尾/平方米,但以稍稀为好。

    (三)温度与盐度调节

    放苗24小时后开始升温,升温速度始缓末快,每6~12小时升温0.5~1℃,至18℃后稍微加快,大约4~5天后,把水温控制在23~25℃。水体需保持3~5天才能排换水,每天换水2~3厘米,慢慢去除盐分。淡化盐度至2~3即可开食。开食1~2天后,加温至26~28℃,增加饵料投喂量,促进快速生长。之后保持水温的恒定及水质的稳定。换水时要注意避免引起培育池水位变化太大,且换水的速度不要太快。否则,容易引起白仔应激反应。

    (四)开食与诱食

    当水温升到23~25℃时,即可开始驯养。驯养从夜间开始,诱食前2~3天,采用全池泼洒碾碎的红虫,投饵量为10%~15%,宁多勿少,由于鳗鱼有晚上摄食的习惯,饵料的分配应按晚上多、早晨次之、中午最少的原则进行。粉碎的红虫应沿着池塘的边缘,在饲料台的上方散投,极少量的红虫撒投池中央。2~3天后不再用碾碎的红虫,而用成虫全池泼洒4天,也就是说全池泼洒要一个星期,不要急于定点投喂。全池泼洒一星期,可使鳗鱼摄食均匀,避免个体差异。一星期以后,鳗苗个体长大,活动能力加强,可用3天时间慢慢诱食定点投喂。饵料台应置于距离增氧机5~6米外,饵料台上放一个红虫框,上方挂一个带灯罩的15~25瓦灯泡,以对鳗苗进行灯光引诱,使鳗苗定时趋光,集中摄食,泼洒红虫时可开启灯光,关闭增氧机30~40分钟,关闭增氧机后不要急于泼洒,要等到水流缓慢后泼洒。食完后关闭灯光,开启增氧机。这样经3~5天诱食,有85%以上的鳗苗上台摄食,诱食即获成功,可正常进行投喂。投饵量应遵循逐渐升高的原则,一般第一天为鳗体重的10%~15%,第二天为15%~20%,第三天为20%~25%,第四天为25%~30%,以后每天升高1%~2%,每4~5天稳定投饵量一次后再升高,可逐渐提高递增到35%~45%,放养密度稀的、管理好的可达到50%~70%,原则上掌握在30分钟吃完为准。每日投喂3次,每次间隔8小时。摄食后60分钟要把剩余红虫捞除。同时开食后水深应逐步增加,最终达到50~60厘米为止。

    (五)红虫处理

    投喂新鲜干净的红虫是鳗苗培育的关键环节,需做好以下工作:

    1.红虫池准备 红虫池要建立在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5~10平方米,高度20~30厘米。池上方搭简易棚房,保证池内阴凉、挡雨,提高红虫成活率,并可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2.红虫漂洗、爬活 刚购进的红虫一定要放进红虫池暂养,让微流水不断漂洗,并经常耙翻洗污让红虫吐出排净污物,并洗出死虫。在红虫池中放上用筛绢布和木框做成的红虫框(面积较池面积稍小),让红虫钻网孔而爬上网面,然后从网面上刮洗鲜活红虫,放至其它的池内继续漂洗、爬活,如此反复多次(3~5天),几乎可以完全排除死虫和污物,保证红虫洗净、鲜活。

    3.红虫药物处理 投喂前,红虫要用8‰~10‰盐水或五黄口服液浸泡10分钟,彻底清除虫体的粘性物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进行投喂。投喂时可将 EM菌和益水宝与红虫拌在一起投喂,既可促进鳗苗肠胃消化,起到促生长作用,又可改善水质,预防鳗苗疾病,鳗苗成活率高,体质强壮。

    (六)饲料转换

    鳗苗投喂红虫25~35天后,苗种平均规格达500~800尾/千克时,体能与活力已增强,即可开始饲料的转换,转料前应停食一天,在夜晚开始。饵料转换时采取逐步调整红虫与白仔料比例的方法,红虫与白仔料的比例为3∶1,逐日改为2∶1、1∶1、1∶3,直至全部投喂白仔料为止。饲料转换后,日投饵率应控制在塘内鳗苗重量的6%~7%,日投2次。并根据鳗鱼吃食情况的好坏酌情加减,至此完成饲料的转换。
上一篇:鱼类保鲜5法
下一篇:夏季鱼池注水技巧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